九三阅兵即将举行,可令人意外的是,国务院官宣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消息,不是说装备,也不是说方队,而是邀请了“国民党抗战老兵到场参观”,因为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有他们的功劳。但有人却看出,但其中有其他特别的含义......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安排。2025年6月24日,国务院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将在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邀请国民党抗战老兵现场观礼。
这不是方队安排,也不是走场仪式,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这些年近百岁的老兵请到广场最核心的观礼席上。
一时间,整个国际媒体圈都炸了,因为这释放的信号实在太不寻常。
要知道,这不是第一次邀请国民党老兵参与纪念活动。
2015年70周年阅兵时,他们曾组成方队,步履坚定地走过长安街,引发海内外震撼。
但那时候还可以走,现在,他们已垂垂老矣,能坐着观礼已属不易。
可也正因如此,这一次的观礼安排,反而更显分量。
因为他们坐在那里,不是为了走场,而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活着的证据。
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这句话,是国务院新闻稿里最重的一句。
有人听懂了,有人装作没听懂,但北京这次的动作,让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被刻意忽略已久的事实——
在那场持续14年的民族保卫战中,正面战场的主力是国民党军队。
他们打了淞沪、守过武汉、死守台儿庄、奋战滇缅,牺牲惨烈,血染山河。
这段历史,被一再模糊,但现在,北京用最庄严的国家仪式,把它重新摆上了台面。
而这次老兵观礼,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台独”论述的正面回击。
因为很简单:如果不是中国抗战胜利,台湾哪来的光复?
这个问题,无需争论。1945年10月25日,台湾正式从日本殖民统治下回归中国。
不是因为联合国,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中国赢了抗战。
而赢下这场战争的,是包括国民党军队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
所以,这些老兵的出现,就是对“台独”最具分量的否定。
这并不是简单的历史博物馆式复盘。
这些老兵,有的曾在滇西丛林中鏖战日寇,有的曾在缅甸雨林中背负重炮翻越山岭。
他们不是传说,而是现实。
而北京这次邀请他们坐上观礼台,实质上是要让整个中华民族重新认识一个被忽略的真相——
抗战不是某一个政党的功劳,而是整个民族的生死搏杀。
所以你会发现,这一招,不止震撼岛内,也让西方媒体有些措手不及。
美联社的分析一语中的:北京此举,是在“历史认同”的战场上率先发难。
因为在当前台海局势紧张、言语交锋不断的背景下,打嘴仗不如打记忆仗。
而老兵,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历史武器”。
更别说,这些老兵的邀请,是早在6月就已安排妥当。
邀请函通过民间和官方渠道送达台湾,部分老兵已确认出席行程。
据悉,相关人员在接待安排上给予了最高规格,不仅有专车接送,还有一对一医护陪同,甚至为每位老兵量身定做了纪念服饰。
而令人玩味的是,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9月1日已提前抵京,并公开表示:
“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
北京这次打的不是情感牌,而是国家牌、历史牌、民族记忆牌。
一方面通过国家级纪念活动实现历史叙述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在以更开放的姿态包容历史的多元性。
不遮掩、不回避,哪怕曾经是敌对阵营,哪怕历史复杂难言。
现在只要是为了民族生存而战,就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这背后其实也映射出一个更深层的信号:
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并没有变,哪怕岛内政治风向再怎么偏,历史的根脉是断不了的。
正因为如此,北京才会在阅兵这种最具国家象征性的活动中,选择邀请这些来自台湾、曾穿黄埔军装的老兵——
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的抗战史,不是哪个党派的战史,而是整个民族的生死荣耀。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人开始坐不住了。
岛内“绿营”媒体对这次邀请几乎是集体失声,不敢批评,也不敢报道太多。
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事实,一旦被太多人看到、听到、理解,就足以让他们精心包装的“新历史观”彻底瓦解。
这场邀请,不只是一次记忆唤醒,更是一场历史认知的突围。
北京此举,是在用国家记忆锚定民族未来。
因为唯有正视历史,才能走向团结;唯有包容历史,才能凝聚共识。
而这些坐在天安门广场上、头发花白却仍神情坚毅的老兵,就是这场民族记忆复位中的关键一环。
他们不再年轻,但他们见证过战争、扛过枪、流过血。
他们的存在,就是对“两个中国”“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等谬论最有力的反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