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华为芯片技术遭剽窃,汉芯骗局、弘芯烂尾,是什么导致频频出事?
1019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在听到华为芯片技术遭剽窃时,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2006年,具有海归背景的上海交大教授陈进,用磨掉标识的摩托罗拉芯片,谎称是自研的“汉芯一号”,骗取国家11亿研发经费,让我们芯片研发停滞13年。
2017年,武汉弘芯项目,“来也匆匆去也匆匆”,1300亿投资打水漂,光刻机抵押给银行时,它崭新得还没来得及拆封。
2025年,同样有海归背景、衣食无忧的张琨,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剽窃华为芯片技术,挖走20名高级技术人才,损失不可估量。
也许这一刻我们才明白,董大姐那句话的含金量。“无法鉴别海归派里谁是间谍,我只能保守选择国内大学培养的人才”
2006,2017,2025,几乎每隔10年,我们的芯片技术就会遭遇一场渡劫,不禁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核心技术领域,给人一种乱象频生的感觉呢?
有人说,掏个鸟巢判十年,这种行为才判六年?有人说,高技术人才岗位坚决不用海归派!
确实,像老一辈钱学森一样的具有家国情怀早已不在!时代在变迁,外部诱惑不断,难免有人铤而走险。更何况,前十年河东,国家高技术教育已逐步赶了上来了。
但是,也不比代表非海归派就一定可靠,正如清华学霸高杏欣那样,为了绿卡,破解我们核心代码。这样的人,即使不是海归派,即使技术再厉害,最终也是对方培养的“人才”。内鬼,内奸,叛徒!比外敌更加危险,可恨!
所以,华为芯片技术遭剽窃这件事,着手点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讨论判张琨6年还是60年的问题。因为即使我们现在重判了张琨,谁又能保证在别的领域不会出现别的问题?毕竟,学历、知识,并不能代表它的为人。
正如武大图书馆事件女主角,保送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又怎样,德不配位,危害社会。
再回过头看看,不管从“汉芯”,“弘芯”,还是张琨的尊湃,或者北斗的高杏欣,说到底还是我们内部培养出来的高知分子、学霸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应该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的学霸。教育的方向也应该以德为先,要以教育学者如何做人为首要条件,人品好道德高,再谈才华!
而我们过去,学生过度追求分数,把成绩当成步入社会的资本;学校也过度注重筛选人才,而忽略了培养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确,我们的文化水平的确提高不少;然而,也有很多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走了岔路。
所以,我认为我们教育应该调整方向,即教育应该先育人,后育识。
对此,你怎么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