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0.927的相似度,正在撕开技术的遮羞布……

当开源代码的“擦边球”遇上大国科技博弈,一场看似寻常的技术争议,正在将华为推向舆论风暴中心。GitHub最新报告显示,华为盘古Pro MoE模型与Qwen-2.5L4B模型的注意力参数相似度高达0.927(行业阈值0.7),更惊人的是,其代码库中赫然标注着“Copyright 2024 Alibaba Group”的版权声明。这场“开源合规”与“技术剽窃”的争论,正在撕碎华为苦心经营多年的“技术自研”人设。

证据确凿,0.927只是“巧合”?

6月30日,华为云开源发布了包括70亿参数稠密模型与720亿参数混合专家模型(盘古 Pro MoE)等成果。模型发布后立刻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而在各媒体平台上也“不出意外”的对华为盘古不吝赞美。

不过很快,质疑的声音就出现了。7月4日,一名研究者在GitHub发布“LLM‑Fingerprint”研究报告指出,通过“模型指纹”技术分析发现,盘古Pro MoE的注意力层参数与阿里Qwen模型存在显著重叠,甚至在部分模块达到逐层复现的程度。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相似性已远超“参考开源代码”的合理范畴,更接近“参数迁移”。

而更直接的“实锤”来自华为开源代码仓库——部分核心模块赫然标注着阿里Qwen的版权信息。尽管华为辩称“遵循开源协议”,但根据Apache 2.0协议规定,商用场景下二次分发需明确声明修改来源,而华为并未在商业版模型中履行这一义务。

紧急声明,合规还是狡辩?

7月5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紧急发布声明。声称“盘古Pro MoE基于昇腾硬件自主研发”,并非基于其他厂商模型增量训练而来。团队还强调,模型在架构设计上提出了分组混合专家模型(MoGE),解决了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的负载均衡难题,属于关键创新。

不过,华为承认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了开源实践,但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并强调,在代码中标注版权声明,是行业通用实践。但吊诡的是,华为拒绝公布训练日志、数据集来源等关键信息。对比阿里Qwen的透明化开源流程,如公开预训练数据清单,这样的操作也让华为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华为第一次面对抄袭的质疑。翻开华为技术史,2023年,思科指控华为抄袭其路由器代码,华为以“纯属巧合”回应,最终以和解告终;2009年,华为被指抄袭Quintel的“per user tilt”专利技术,并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未删除对方公司名称;2016年,华为宣传Polar码为“自研”,实则从土耳其教授处购买专利;2021年,鸿蒙系统被扒出AOSP内核,遭遇“套壳安卓”质疑,直至鸿蒙NEXT完全洗白。此次“抄袭门”被网友戏称为“历史重演”,甚至有人调侃:“华为的创新就是把别人的轮子擦亮打上logo。”

开源挡剑,行业信任恐遭重创

此次事件争议的焦点在于,“开源代码的使用是否构成抄袭?”

华为的逻辑是:开源代码的合理借鉴是行业惯例,只要遵循许可证要求并标注来源,就不算剽窃。这一立场在开源社区内有一定合理性——例如Linux内核、PyTorch等开源项目本身也依赖大量第三方代码。

但质疑者认为,若两个模型在核心参数分布上出现异常相似性(如0.927),仅靠“开源代码”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尤其在当前AI模型训练成本高昂的背景下,直接复制参数结构可能比重新训练更高效,这使得“巧合”的可能性降低。

有业内人士指出,开源不等于无主之地,华为的行为暴露了其对开源精神的误解,合规不是挡箭牌,尊重原创才是底线。“开源≠无限制复用”,使用需遵守协议,如需商业化部署,必须进行明确著录并可能需授权。

该人士同时表示,此次事件揭开了AI行业“伪创新”的遮羞布,部分厂商通过“微调+代码混淆”将开源模型包装成自研产品,形成“国产替代”假象,影响恶劣。随着国产大模型竞争白热化,应加快构建“开源合规指引”“行业自律标准”,避免“套壳炒模”的负面路径。

待续未完,华为技术人设或崩塌

目前,围绕盘古是否抄袭的讨论仍在发酵,除华为紧急声明,阿里巴巴方面尚未对事件公开表态。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华为都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若华为能通过技术细节公开、第三方审计等方式证明其清白,或许能化解危机;反之,若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削弱其“技术自研”的公信力。

众所周知,华为长期以“技术自研”“民族脊梁”形象示人。这本质就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强调国产替代和开放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用户认同。然而,在AI技术高度复杂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技术争议可能成为其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

就在刚刚,疑似华为大模型团队的内部技术人员发文,揭露了其内部管理混乱,小模型团队抄袭成瘾的大瓜。一边标榜“向死而生”的创新精神,一边陷入“拿来主义”争议,完全撕裂的价值观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更有人直言,“抄袭一时爽,人设火葬场!”

抄袭没未来,高管回旋镖式神预言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内部讲话中强调:“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曾被华为的众多支持者奉为金句。如今,这番话被有些网友拿来反讽:“看来任总说的‘创新’,是指抄作业的创新?”

更大的回旋镖是,余承东曾在某次活动中措辞激烈的痛斥抄袭行为,并高调喊话友商“靠抄袭是没有未来的”。

但开源不是抄袭的温床,技术自信更不该建立在别人的代码之上。我们期待华为给出经得起推敲的解释,而非用“合规”二字掩盖创新惰性。毕竟,靠抄袭收割民族情怀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