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中分歧不如想象中大?大V解读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美方代表对外吹风,话中有话。
贸易代表葛里尔说,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两天,双方能迅速达成共识,反映出美中分歧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会谈涉及许多基础准备工作,有信心美中达成的协议将协助美国解决贸易逆差这一国家层面危机。
财长贝森特说,非常高兴这场极为重要的贸易谈话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向特朗普报告了谈话内容。贝森特特别提到,会谈是在合作精神、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进行,这12字不就是中方一直坚持的对华前提么,看来贝森特听懂,也公开正面回应了。
贝森特与葛里尔两人各自讲一段后,并没有接受媒体的任何提问,转身而去。
白宫11日发布新闻稿,赫然出现一个惊人题目:《美国宣布在日内瓦与中国的贸易协议》(U.S. announces China trade deal in Geneva)。里面的内容就是贝森特和葛里尔各自讲的一段话,没有协议细节。
再看中方消息稿,提到的是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然后是中方对中美经贸的看法,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关键要以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平等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也提到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再次出现4字经“奉陪到底”。
双方商定在12号发布联合声明详细说明。
中美对历时两天的重要会谈结束,各自对外说明,正常操作。美方新闻稿的“贸易协议”这一表述,如果在联合声明中能得到印证,至少美方有抢跑嫌疑,假如会谈没有谈具体贸易的话,美方所说的协议,这个deal,从何而来?那只能解释为美方有强烈的带风向意图。“与中国的贸易协议”这个标题属于超预期乐观,从第三方角度观察的话,会认为中方硬杠了这么长时间,与美方一谈就立即达成协议,这种转变相当戏剧性,甚至有虎头蛇尾之感,某种程度会强化美强中弱的印象,以中方屈服告终。
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下的事实是,中方新闻稿并没有提到“贸易协议”4个字,会谈更大的意义是中方给美方划重点,也就是落实元首通话共识,当面给美方讲道理、原则、底线。中方没有急于在第一轮会谈就达成协议的紧迫,这个从中方新闻稿并不起眼的最后一段文字能找到注脚,“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各自关切保持沟通”。
从夹带私货,提前带“贸易协议”节奏中,不难品出,急需成果,挽回体面的是美方。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说,“双方之间的分歧,可能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大”。这是一句语焉不详、话里有话,可以多面相理解的话。乐观理解就是双方争议点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大,中美一拍即合了。这与事实显然不符,如果对中国单边加征145%的关税都不叫分歧大的话,什么才算?究竟是外界误读了白宫的霸凌政策,还是美国贸易代表在故意皮里阳秋,刻意缩小分歧?
分歧没有想象中的大,另一种解读可以是,中方对特朗普关税的抗拒程度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双方一见面,中方就倾向于被招安、归顺,中方的硬刚力度没有美方想象中的大。被误读的反而成了中方,也就是看起来中方只是嘴上强硬,身体却很诚实,在说一套做一套!
中美分歧巨大是不争的事实,中方对原则、底线的坚持,跟美国贸易代表口中的分歧没有那么大,明显不符。为了达成目的,美方此类发夹弯操作,恐怕会屡见不鲜。
葛里尔是莱特希泽的门徒,深谙关税贸易战不仅涉及具体数值、百分比这些,心理舆论同样也是双方过招时的暗器。他的这套话术暗藏杀机,如果不及时澄清的话,中方难免被误读。
对美斗争,千万不能把这个对手想得太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