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终于出现结束迹象,双方再次坐上谈判桌,哈马斯已经开出条件,另一边,特朗普则是下达了死亡通牒。那么,这场谈判能否真的让加沙停火?又是否能在美国的压力下迎来和平?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主导的“加沙20点计划”进入实质阶段,哈马斯提交正式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表面上,这是一场外交突破,但在桌面下,所有人都知道,这场谈判并不轻松。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的通话成为当天的焦点。美方透露,内塔尼亚胡对哈马斯的回应态度冷淡,认为“毫无意义”。特朗普却不满以方的悲观,他表示不理解以色列为何总是“如此消极”。这段对话透露出微妙信号,美国和以色列虽然是盟友,但在战争走向上,出现了明显分歧。特朗普想要的是一个他能宣称“促成和平”的结局,而内塔尼亚胡要的,则是确保以色列的绝对安全,哪怕代价是继续战争。
对此,哈马斯的回应很明确。沙特东方电视台报道,哈马斯提出执行“20点计划”的前提条件,包括全面停火、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人口密集区、每天停飞无人机和战机至少十小时。换句话说,他们要求战争真正停止,而不是“有限度的暂停”。
此外,哈马斯还要求释放大量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括法塔赫领导人巴尔古提、人民阵线总书记萨达特以及多名被以方视为“重犯”的人物。这是一次政治谈判,同时也是一次象征性较量,哈马斯想通过释放囚犯获得政治合法性,以色列则担心这会被视为妥协。
在谈判安排上,埃及成为关键调解方,埃及外交部长阿卜杜勒阿提表示,任何国际力量在加沙的存在都应是临时性的,真正的安全事务应由巴勒斯坦人自己负责。这一表态看似平淡,实则意味着埃及不希望加沙被彻底国际化管理,而是要维持阿拉伯国家的主导影响力。这种立场在美国提出“国际稳定部队”计划后显得尤其重要。阿卜杜勒阿提的意思很清楚:加沙的命运,不能由西方说了算。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在公开场合的态度继续高压。他在接受CNN采访时再次发出警告,称如果哈马斯不放弃对加沙的控制,将面临“彻底毁灭”。他还表示,以色列已同意停止轰炸,但哈马斯必须“尽快行动”,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泡汤”。特朗普的表态被外界视为“死亡通牒”,既是威胁,也是施压。对哈马斯而言,这种语言显然带有羞辱性质,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继续提出具体条件。
如今,巴以双方已经抵达埃及准备谈判,分析来看,这次谈判最核心的焦点是“哈马斯是否解除武装”。从以色列的角度看,只有哈马斯放下武器,和平才可能持久;而从哈马斯的角度看,放下武器等同自我消失。两个立场天生对立,也让谈判注定曲折。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除非斡旋方能提供有保障的中间方案,例如通过国际监督或阿拉伯联盟保障哈马斯的政治安全,否则哈马斯不会接受解除武装的条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谈判已不仅仅是巴以之间的冲突调解,而是美国重新介入中东事务的一次重大尝试。特朗普希望通过这场外交行动重新树立“世界调停者”的形象。他需要一个能够在选举年展示的成果:一场看似由他推动的历史性停火。但美国方案的核心仍是服务自身利益,即通过削弱哈马斯、强化以色列,稳固中东秩序。这种政治动机让所谓的“和平”更像是一种安排,而非真正的和解。
由此来说,从目前的态势看,和平的答案仍不确定。谈判开启固然是好事,但决定和平的不是签字,而是执行。只要哈马斯不解除武装,只要以色列坚持军事威慑,只要美国仍以自身利益为优先,真正的和平就难以到来。特朗普的“死亡通牒”或许能促成短期停火,却无法消除根本对立。对哈马斯而言,他们赌的是生存;对以色列而言,他们守的是安全;而对特朗普来说,他要的是政绩。三方目标不同,却都打着“和平”的旗号。
由此可见,加沙也许会有短暂的宁静,但长远的和平仍遥远。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说,这场谈判更像是“从战场转移到会议室的延续”,而非真正的终结。要想让加沙恢复稳定,巴以双方必须在根本上解决土地、权力与安全的冲突。这需要的不仅是协议,更是政治勇气。结局如何,没有人敢保证。但至少,在这一刻,世界看到双方坐到了同一张桌上。对于流血多年的巴以冲突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一步。战争或许不会立刻结束,但这次谈判,至少让人看到了结束的可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