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天津人极度热爱自己的家,容不得外人指指点点。
因此,前几天写那篇分析天津养老金的文章之前,我已经做好挨骂的准备,意外的是竟然收获了不少天津网友的追捧。
先看一条评论——
今天,我就通过两个实例,明确告诉你什么样的天津老人比较吃亏。
网上许多“养老金专家”,他们习惯用核定表中的几个参数算来算去,而我分析养老金喜欢从根源开始,最根源的就是——缴费指数是怎么形成的?
先看一组基本数据:
这张缴费单是河南的一位企业职工,下面的分析中截取其历年的缴费工资基数。
1985年11月参工,2025年2月退休,累计缴费243个月(含视同),其中,1992年前86个月;实际缴费对应天津相当于应缴386个月,实缴157个月,断缴229个月;个人账户额20215.32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人退休能拿多少钱?
不卖关子了,我们直接按天津和河北的缴费标准算指数。
因为河南缴费比天津晚22个月,我们就把1993年1月至1994年10月期间的缴费工资基数全部按1994年算,结果如下:
说明一下:因为河南目前执行社保年度,缴费单里记录的2023年3579+177,实际上是指是2024年上半年缴了5个月3579,下半年比上半年增加177,所以,我把2024年的缴费基数分列在2024及2025年,只是为了方便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关于这三个地方的指数计算方法及取值范围,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得很详细,这里不再重复。
然后,按表格中的指数,看看这位河南大哥在天津和河北分别是多少。
看到这个结果,会不会难以置信?河北怎么可能比天津高出41.9%?
但我要告诉你,对这个案例来说,这是真的!
请看他的养老金核算单——
看出来了吗?天津1650.1,河南2204.5,河北2341.3,河南比河北低了136.8,却比天津高了554.4。
至于河北为什么比河南高?那是因为河南过渡性养老金比河北少给1年,还有,河南指数保底0.6,而河北1993-1995年保底1.2!
幸好,河南多出来的过渡性补贴弥补了不少差距,否则要比河北低313元。
或许有人还会杠,那天津还比河北多给两年过渡性养老金呢?可是你别忘了,河南河北过渡系数是1.3%,而天津仅为1%!
当然,就这个案例来说,天津大幅低于河南河北的主要原因不是这个,而是因为其独特的指数计算方法,用应缴年限作为计算指数的分母!
如果按实缴年限算指数,那么他的指数是这样的——
对应的养老金也会变成这样——
这就比较正常了,天津基础养老金比河北高,过渡性养老金比河北少,总数比河北少59块,比河南高78块。
这个案例比较特殊,看一个正常案例——
这个案例前几天的文章里分析过,视同工龄9年,全程无断缴,实缴指数0.85,折算成河北的指数是1.1493,计算结果如下:
列个表对比一下:
河北 | 天津 | 差额 | |
基础养老金 | 3042.33 | 3188.59 | -146.26 |
过渡性养老金 | 1276.91 | 1069.39 | 207.52 |
账户养老金 | 988.8 | 988.8 | 0 |
合计 | 5308.04 | 5245.78 | 62.26 |
从上面的对比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因为天津养老金计发基数高,因此基础养老金天津比河北高,但过渡性养老金却是河北比天津高,也就是说,一旦基础养老金高出部分少于过渡性养老金少的部分,天津养老金就会比河北低。
根源在哪里?过渡系数呗。
提醒一下:对视同工龄短的人来说,受过渡系数影响相对较小,如果保持2024年天津与河北计发基数的比例(9232÷7265=127%),同等条件下天津肯定会高于河北(断缴时间很长的人例外)。
大家能明白吗?不明白请多看几遍。
最后声明一下——我的知识只分享给有缘人,因为我是外人而故意找茬者请远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