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东海至南海的渔港同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汽笛声。舟山、宁波、连云港……数万艘渔船在同一时刻解缆启航,钢铁船队劈开浪花,浩浩荡荡驶向蔚蓝深海。这可不是普通的开渔季——在中国海警58艘巡逻艇、21架无人机的护航下,这支全球最大规模的渔业船队正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用最朴素的捕鱼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不容挑战。
而就在此前,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正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握手言欢,三艘印度军舰调转航向直扑黄岩岛。这场刻意安排的"时间对决",注定要成为南海博弈史上的经典案例。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不得不说,马科斯政府这次拉印度下水的操作堪称国际关系教科书级的战略失误。2025年7月31日,特朗普政府一纸关税令让这对"难兄难弟"现了原形——菲律宾农产品被加征19%关税,比日本、韩国高出4个百分点;印度更惨,不仅要承受25%的惩罚性关税,还被切断俄罗斯能源进口渠道。这种被当街扇耳光的屈辱,让两个国家突然发现彼此"同病相怜"。
于是8月,印度海军"德里"号驱逐舰带着两艘护卫舰,与菲律宾两艘老旧护卫舰在黄岩岛附近搞起了所谓"联合巡航"。不过,莫迪政府盘算得很清楚:蹭个热点可以,真要替菲律宾火中取栗?门都没有!
马科斯的战略误判还不止于此。他原以为拉拢印度能复制杜特尔特时期"大国平衡"的策略,却忽略了三个致命事实:第一,中菲贸易额很高,这种经济依存度让所谓"强硬立场"显得尤为可笑;第二,美国给菲律宾的"支持"不过是19%的惩罚性关税,外加让菲方承担30%的美军基地扩建费用;第三,菲律宾民众认为政府过度亲美损害国家利益,马科斯支持率已暴跌至39%。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中国应对南海挑衅的方式,堪称现代海权博弈的经典教案。与某些国家动不动就派军舰耀武扬威不同,中国选择让十万艘渔船成为主权宣示的先锋。这种将民生与主权完美结合的策略,让中国在过去五年间将南海渔业纠纷降低,而同期菲律宾挑起的冲突却增加了三倍。
中国海警的升级换代更让这套体系如虎添翼。执法力度配上十万渔民的"眼睛耳朵",在南海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
现在的南海局势,像极了一个需要重新立规矩的班级。
挑衅必遭对等反制。南海不是域外国家的游乐场。印度军舰这次丢人现眼的巡航,应该成为所有域外势力的前车之鉴。中国将推动"南海行为准则"最终落地,建立渔业纠纷快速仲裁机制,任何想当"教师爷"的国家,请先尊重地区国家自主解决问题的智慧。而靠域外势力撑腰的投机者,终将被现实打回原形。
中国十万渔船出海的壮观场景,正在改写现代海权的定义:主权不是军舰数量的攀比,而是综合国力的自然延伸;安全不是军事同盟的堆砌,而是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当马科斯还在为特朗普的冷遇耿耿于怀,当莫迪忙着解释军舰故障的尴尬,中国渔民已经收起渔网,带着满舱渔获返航——这种每天都在上演的平凡故事,或许才是南海最有力的主权宣言。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且坚定的,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政府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我们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南海事务,坚持与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中国将继续与地区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繁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