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清华硕士陈行甲到巴东上任,意外发现,自己的“前任女县委书记”竟能在北京二环内轻松全款买下两套房,当时房价一平方米6.8万元!!!陈行甲脸色凝重,直呼:"他们太坏了,连叫花子的眼屎都要刮......″   2011年,这位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从富裕的宜都市市长任上,调到当时全省有名的贫困县巴东。这里50万人,近17万活在贫困线以下。他本想来大干一场,现实却先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刚上任,陈行甲的办公室门槛就快被踩烂了。有人拎着厚厚的信封进来,里面装着几十万现金,塞得鼓鼓囊囊;有人递上港币,顺手还送块名表。陈行甲说:“好像‘送礼’成了县委书记的入职礼。”   他看着这些人,心里只剩下两个字:荒唐。   可更荒唐的还在后头。前任女县委书记,换届前不到一个月,在北京东二环一口气买了两套房。全款,没贷款。当时那地段,6.8万一平米,一个月薪几千块的县委书记,近千万的买房钱从哪来的?   “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陈行甲后来回忆说。   在这个小小的贫困县,工程项目动辄虚增数千万,连看守所搬迁项目都敢从2984万做到8000万,官商勾结成常态。   在一个贫困县里,领导插手工程项目捞好处,其实就是在搜刮群众的福利,通俗点讲就是‘摁着叫花子拨眼屎’。作为的一个地方官员,怎么能狠得下心,下得去手呢?   看着这一切,陈行甲知道,不能再按部就班下去了。   他没有选择所谓的“融入”,而是像一头倔强的牛犊,径直闯入了这布满精致瓷器的厅堂。   他在公开场合掷地有声:“在这个贫困地方,敢贪几十万几百万的,我绝不容情!只要谁伸手,我定要把他送进去!”这声宣战,如同惊雷,拉开了此后五年巴东政坛剧烈震荡的大幕。   熟悉当地的老同志悄悄规劝他:“你一个人,斗不过这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然而陈行甲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他偏要看看这“规矩”有多硬。 五年时间,如同一次艰难的手术。   陈行甲顶着重重压力,亲手签下了87份逮捕文件。   5位县里的头面人物,2位来自州里的官员相继被查出问题,锒铛入狱,其中甚至包括平日里一起开会决策的县长和副书记。现实版《人民的名义》,就发生在这个小县。   也正是因为巴东反腐行动的胜利,2015年5月,陈行甲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陈行甲的“雷霆手段”既直接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也让陈行甲在任职期间频繁遭遇威胁与打压:妻儿被恐吓,他自己甚至被人报复,打断过两根肋骨。   恨他的人实在太多了,陈行甲累了、倦了,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仅凭一己之力实在无法改变贪腐局面!   所以,他毅然决然用裸辞的方式,引发了官场震动!   一个能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仕途的人,还有什么是他放不下的?如今的他,在公益领域深耕,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离开官场后,陈行甲在2017年投身公益,在深圳成立“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发起“联爱工程”,救助大病儿童家庭。他见过为孩子治病借钱无果撞墙的父亲,也见过为省钱给孙子治病想自杀的大爷。   这些年,陈行甲呼吁将临床广泛使用的特效药纳入医保目录,为全国儿童白血病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中国有200万儿童白血病患者,按照每人节省1万元计算,一年就可以为老百姓节省200亿! 回顾自己弃官投身公益的选择,陈行甲说:“人生上半场求存,下半场求真。相比在官场上遭遇明枪暗箭而心力交瘁,从事公益能让陈行甲身心愉悦。   每当回想人生的上半场,陈行甲说自己了无遗憾,他希望自己一辈子能活出别人两辈子的精彩,2020年底,陈行甲花费数年时间,把自己的一生经历写进书中,取名为《在峡江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这本书我越看越感动。第一章写母亲,第二章写爱人,第三章写基层工作,第四章写学习,第五章写留学生活,最后是公益选择。从对小家的爱,到为官时对国家的爱,到做公益对他人的爱,他的爱丰富又深切,这个瞬间让我感受到了行甲的赤诚。 辞去公职时,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已经做过了好官,以后做民的时候,要做个好民。 在人生上半场,他是铁腕县委书记,敢向贪腐分子亮剑,亲手将87人送进监狱;现如今,他以公益为志业,多方奔走,为小人物著书立传。 陈行甲说:“这本书的出现,是希望有这样一种精神能够延续,希望年轻人也能够遇到困难不妥协,去征服那些生命的丑恶和不公。” 功成身退的他继续在公益事业发光发热,而他书中的光辉事迹依然在帮助和改变着更多的人。 陈行甲承诺该书所有所售款项全部用于公益事业,用来帮助贫困地区的重病儿童,让我们一起向陈行甲致敬。   只要48元,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获取图书↓↓↓ 【海峡】C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县委书记陈行甲自传体随笔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