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办初中的录取名单逐渐公布,我才发现儿子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选择去读了民办学校。

儿子班上45个同学,近30人去了民办初中。这个数字让我愣了半天。原以为民办是少数人的选择,现在才明白,它正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首选。

太卷,一六年级毕业班居然有一大半弃公办去民办读中学,家长必看

为啥这么多家庭愿意掏钱选民办?说白了,就图升学率高。深圳的数据明摆着:民办初中平均升学率比公办高出5%-8%。有些厉害的民办学校,中考平均分能超400分,甚至全班都能上高中。公办学校得接收所有划片学生,成绩差距大,老师精力分散。民办呢?可以挑学生,形成"好学生扎堆"的环境,自然容易出成绩。

民办还有个实在优势:班小人少。公办一个班常挤60多人,老师哪顾得过来?民办控制在30-50人。老师能关注每个孩子,责任心也强,和家长沟通更积极。我儿子班上免学费进民办的10个孩子,就是靠成绩"杀"出来的——民办为吸引好学生,常给尖子生免学费。

但民办的路不好走。首先得有钱:普通民办一年花1-3万,高端的一年砸8万都不稀奇。我当初舍不得花20万,现在想想确实肉疼。更重要的是信息差。那些进了奥数班的孩子家长,早早知道哪所民办好、啥时候考试。普通家长像没头苍蝇,连报名渠道都摸不清。

想进民办,得从小学就布局。北京、深圳的民办初中入学考要笔试+面试,科目包括语数英,国际校还考英语思维。很多学校五年级就秘密选拔,等公办名单出来,民办早招满了。更现实的是,家长也得面试——学校要看你是否认同他们的教育理念。没提前准备,连门都摸不着。

这趋势让人心慌。民办把好学生和好老师都聚在一起,公办剩下的孩子怎么办?拉美国家的教训就摆在那儿:富人读私立中小学,再进免费公立大学;穷人只能读普通公立学校,形成教育分层。现在有些地方已出现类似苗头:民办成了"尖子营",公办反而被看作"保底校"。

回头看我儿子的路,没去民办未必是坏事。真正的金子在哪都发光,海淀区有些民办高中本科率已冲到99%,紧追公办重点。但若让我重选,我会更早行动:五年级就盯紧目标校,让孩子试试入学考。省下20万是好事,但错过机会更让人揪心。

教育这场仗,信息比金钱更重要。睁大眼睛,早做准备,才是普通家庭最好的筹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