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李鹏年轻那会儿,不光是个技术硬、脑子快的发电厂工程师,长得也确实出挑,精神头十足。1965年那张他和俩儿子的合影,说白了就像是国家工业系统的一张家庭照,外表是家庭温馨,里头藏着当时整个时代的底色。
那年北京刚入夏,他从东北回京,趁着短暂休假,陪孩子们照了这张照片。
说起来简单,其实那会儿他刚被调任,是东北阜新发电厂的新任厂长。
这个岗位可不是一般人能上的,那是中央直接点名的。
照片里,他蹲在地上,右边是才两岁的李小勇,骑着个木马,左边是六岁的李小鹏,蹬着个儿童三轮车。
李鹏身形挺拔,眼神坚定,脸上一点浮躁没有,透着那种刚从一线滚出来的人特有的沉稳。
可你要知道的是,这张照片背后,还有个没露面的姑娘——朱琳。
他的妻子,那个时代少有的高学历知识女性,俄语说得溜到能现场翻译市长讲话的人物。
他们俩的认识也够戏剧性。1957年那场吉林市政府的联欢会,本来是请苏联专家吃饭跳舞的场子,结果市长讲话太文绉绉,没人敢翻译,全场一片沉默。
这时候有人喊了句:“小朱来没来?”朱琳穿着紫红套装,从后台走出来,站定,开口,全场鸦雀无声后爆发出掌声。
李鹏在那一刻看见她,心里已经有数了。
这姑娘不光有胆有识,站得住场,说话也有分寸。
他后来写回忆录,说第一次见朱琳,就觉得她那双眼睛特别亮,像是能看透人。
后来俩人跳舞,一支接一支,李鹏还用俄语给她介绍自己,说是在丰满发电厂干副总工程师。
这不算什么浪漫的告白,但那年他29岁,早已到了成家的年纪,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开始追了。
1958年春节,他把朱琳带回北京见母亲赵君陶。
老母亲一看就满意,留她住了一个月。
半年不到,两人就登记结婚了。
从那以后,朱琳一直是李鹏最坚实的后盾。
她不是那种光做后勤的妻子,很多时候,两人还能就工作上的事交流意见。
她在东北工作多年,翻译过不少苏联技术资料,对工业系统也不是外行。
李鹏的工作节奏从来不慢。
从回国后在发电厂干技术员,到担任厂长,再到后来进入国务院系统,几乎没歇过。
他走的不是靠关系的那种路子,是一步步靠着专业和执行力爬上来的。1965年调任阜新发电厂厂长,是个关键节点。
他不是走马观花地挂个名,而是真的下车伊始就进了车间,和工人们一起摸排设备状态,研究电网负荷。
那时候中国正处在工业体系重建的关键期,电力是根子上的事,哪儿都缺。
2006年,他和朱琳时隔41年又回到阜新发电厂,厂里的干部说巧得很,1965年7月19日他们来的那天,正是国务院任命李鹏为厂长的日子。
朱琳说这是心有灵犀,来的时候谁也没特意选日子。
可你细想,这种“巧合”,也不是随便哪个人身上能发生的。
朱琳有她自己的事业,可她从来不抢风头。
她出身上海,考进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的是俄语,分配到东北后就一直在吉林化肥厂给苏联专家做翻译。
她的职业素养和李鹏的技术背景,某种意义上正好形成了互补。
他们的结合,是那个时代“郎才女貌”的范本。
李鹏的个人命运,和共和国的电力命脉紧紧绑在一起。
后来他当了电力工业部部长,再后来进国务院当副总理、总理,但无论到哪儿,他心里装的始终是电力系统。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这些大项目,他都盯得紧。
他不是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人,更多时候,他是坐在图纸前,一改一画,把方案拉到极致。
有人说他是“共和国的电力总管”,这话确实不夸张。
2008年他们两口子过金婚纪念日,在家里办了个小庆祝。
李鹏说,五十年走下来,不光是一起过日子那么简单,是互相推着走、拉着走、顶着风走过来的。
这话听着平实,可也真挚。
那天来的不光有亲朋,还有老同事、外事单位的朋友,都说他们是模范夫妻。
这“模范”二字,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可太难。
李鹏从小就是烈士遗孤,父亲李硕勋牺牲得早,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他不是生来就有一切的人,一步步往上走,靠的是硬本事。
周恩来总理曾经跟他说:“你有一个好妻子,朱琳是革命的贤妻良母。”这不是简单的夸奖,是对他们家庭的认可。
那张1965年的照片,现在不少人看了都说“帅”,说他年轻时候长得精神。
可照片里藏着的,不只是外在的英气,还有内在的力量。
那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一个技术干部家庭的缩影,是共和国工业化进程中无数个“普通人”背后的不普通。
李鹏后来一直忙到退休,朱琳也一直陪在他身边。
他们的孩子也都成长成才,但他们从来没拿这个当炫耀。
他们过得朴素,从始至终没把自己特殊化。
这段历史没完没了地被人提起,不是因为轰轰烈烈,而是因为真实。
照片还在,故事也一直有人在讲,但每次讲的重点都不一样。
那张照片的背景是北京,但它的影子却落在了全国的电力系统上。
参考资料:
《李鹏回忆录(1928—1983)》,李鹏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资料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编委会,《中国电力六十年》,中国电力出版社
《朱琳口述历史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档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