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陈佩斯连哭两次?

情到浓时,更是倚靠在老墙边掩面抹泪。

明明《戏台》只是戏,他怎能被带入戏,久久无法脱离呢?

笑中有泪,泪中有笑,这原本是《戏台》给观众呈现出的情景效果。

谁又能想到,这便是他的一生呢?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风光的时候,十年常扎春晚,和朱时茂一起演尽悲欢喜乐。落寞的时候,和妻子居住郊外,过着一日三餐,温饱暂稳的生活。

然而,他几十年不变的是对表演的心。可他从走出舞台,到走回舞台,却用足足10多年光阴。

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戏”一场?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喜剧人生的“苦”

《戏台》是难得一见的“细糠之作”,从剧本的整理,到拍摄的完成,他从未松懈过半分。

用宋佳的话说,演戏这一行一定是小心翼翼,才能真正地去做好。若是没有一颗细腻的心,那作品就会失去细节,人物也会失去核心。

喜剧人生下,那一定是涵盖着“苦”的。能够把自己都演哭的戏,又能够有多差呢?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拍摄《戏台》连哭两次,一次比一次难过,一次比一次痛心。影片刚杀青的时候,剧组里的人都还在现场,他从监控器一旁的凳子上突然站起来,眼光中含着一丝泪意,嘴里激动地说着终于好了。

然而,在准备大喊杀青的时候,他却因为过于激动,忘记自己拍摄的电影是什么了?看到他愣住,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何意。

许久他才问出,我们拍摄的作品是什么?看着周围人指着前面的海报,他又温柔一笑说着,太专注了,都忘记作品本身是什么。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第二次,是他在看作品的时候,突然崩溃得大哭起来。剧组里的人想要去安慰他,黄渤、尹正却拦着他们,想要让老头子一个人冷静下来。

哭了许久,似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又起身走到一旁的木门旁边,一个人倚靠着默默抹眼泪。

情绪平复下来后,他又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再次回到自己的导演位置上。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但大家都能看出来,他轻松很多,似乎没有刚开始拍摄得那么紧张。

两次哭,代表着他80年代-90年代末期发生的一切,从走下舞台再到回舞台,他真的花费太多的心血。

他也曾不甘心过,也曾想过放下一切,可信念却让他重新回到这一行。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他的心酸,都明白

60年,一直在等这个剧本,他对《戏台》可谓是掏空家底,付出无数心血。是电影,是舞台剧,更是他心心念念的舞台佳作。

2015年7月,是他离开春晚舞台后,第一次带着好作品回归的时候,这一部充满讽刺寓意的喜剧,就这么华丽丽地走入人前。

表演的第一场,就座无虚席,很多都是行业里的后辈,前来观摩。他们一边看,一边落泪,被剧中的悲和喜,还有历史的记忆给深深震撼着。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此后的十年里,他和舞台共生存,一共在北京上演300多场。这个舞台剧的工作人员,都喜欢把他称之为“班主”,不喜欢叫他老师。

行业里有一点知名度的人都是叫做老师,但这一声“班主”却代表着他是这个舞台剧的老大。他是主演,也是导演,更是大家的精神脊梁,这样的他和90年代末期,悄然离开舞台时候的模样截然不同。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演到这个戏,他这一生都没有白活!无人知道,他等这个机会,又等了多久。

最初拿到这个剧本的时候,他没有资金也没有人员。给他剧本的杨立新却说,你只管来演,其他的我来搞定。

20多年后,他身边终于换了一个搭档。他开始很中意作品中的包子铺伙计,觉得这个角色和他的气场很相符。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对方却建议他不要故步自封,可以演更好的角色。思考万千后,他还是决定突破自己一次,改演班主。

即便是一年要演几十场,但他还是不停地再去修改剧本,想要把一些小小的错误,修改得更好一些。

精益求精的心态下,是他暗藏十余年的心酸,大家都懂。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零点压轴的“真大咖”

1984年,陈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和当时极为红火的男演员朱时茂合作。两人在舞台上的默契,很难让人看出是第一年合作。

或许是默契度太高,朱时茂戏也不拍了,直接和他上舞台做“小品演员”。两人当时有多红火呢?

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压轴出场的。大家都知道,一般压轴出场的节目,都是重点大戏,目的就是留住大家的关注度。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两人在中途也曾想过把舞台搬到街道里,小镇上,但他们的作品太深奥了,很多普通人都看不懂,还是只能回归春晚。

一根筋的陈佩斯,并未真正地放弃过,他曾无数次去过小镇上居住,观察大家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然而,谁能料到如此喜欢小品的他,会因为“版权”问题,陷入困局之中呢?当他第一次发现央视旗下的国企,贩卖他的作品时,心中那种震撼可想而知有多大。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他和朱时茂两人不畏惧权贵,直接把央视告上法庭,这个事情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都没有像他们那样操作的。

这一招,无疑是动了老东家的利益,他们也渐渐被舞台抛弃。

第十一年,两人精心准备大半年的作品,春晚海选的时候已经过了,但到春晚前几天,他们却被告知不能参演。

为何不能参演?已经不是他们能够知道的真相,但之后的日子里,他们没有再上舞台,一人落寞到田野乡间,一人远居海外多年。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结语:

他对这一行的喜爱,何曾变过半分?可这一行,并未对他一直那么友好。

2000年后,他尝试着一次次地走上舞台,可都是以无果告终。终于,在拿到《戏台》这个剧本后,他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一次次地重复着同一个角色。

博主:《戏台》是陈佩斯的一生

枯燥吗?

他或许想过改变一下自己,但他又能如何改变呢?只能捧着这一摞剧本,深刻地研究下去,才能站稳脚跟。

或许,这就是他为何要痛哭的原因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