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突然停工,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俄海军干脆不打算要了?
俄罗斯国内消息称,俄海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俄军方和联合造船集团将在近期对这艘船的最终命运作出决断。
【俄海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
俄国内普遍认为,俄军大概率会选择放弃维修这艘航母,将其报废拆解,俄罗斯也将就此成为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
“库兹涅佐夫”号可谓是命运多舛,自服役以来就一直饱受动力系统问题的影响,在2017年入坞进行维修升级后,这艘航母更是遭遇了一次浮船坞沉没事件与至少2次火灾。
在2023年,“库兹涅佐夫”号离开船坞后,外界一度以为该舰已经完成了维护升级,能够重返俄海军作战序列,但在过去约2年时间里,这艘航母仍旧没能真正重返大洋,明显是没有完成全部维修升级工作。
由于航母迟迟无法归位,俄军在乌克兰前线又兵力紧张,俄国内一度传出“库兹涅佐夫”号的水兵被编成陆战部队派往俄乌前线参战的消息。
【“库兹涅佐夫”号退役一事暂时还没有确定,但可能性正在升高】
而在花费了不少经费与多年时间进行维修升级后,俄军现在开始考虑放弃维修这艘航母,主要有2个原因。
首先,俄罗斯海军近些年本身就经费有限,新舰船的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在俄乌冲突持续,俄军被迫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陆军与空天军后,俄海军的经费更加紧张,现在恐怕已经无力维持这艘船的维修工作。
反过来说,若是俄罗斯军费充足,“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工作根本就拖不到现在,而是应该按照原定计划,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完成。
其次,是随着国际地缘局势变化,俄罗斯的海上安全战略作出了调整,俄军对于航母战斗群的需求越来越低。
“库兹涅佐夫”号此前隶属于俄罗斯北方舰队,母港在濒临北冰洋的摩尔曼斯克,但俄军在北冰洋方向是不需要航母的,空天军的飞机和岸防部队的反舰导弹,足够应对这一方向的大部分威胁。
【“库兹涅佐夫”号的维护升级工作进行的不太顺利】
俄军将“库兹涅佐夫”号放在这里,主要是因为从摩尔曼斯克出发,可以更方便地向其他战略方向机动。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方在其他战略方向上对航母的需求也在下降。
在波罗的海方向,随着芬兰与瑞典正式加入北约,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已经被北约彻底堵住,一旦爆发战争,“库兹涅佐夫”号进入波罗的海,就会变成周边北约空军力量的“活靶子”。
再说地中海方向,“库兹涅佐夫”号在2016年曾经在这一方向参战,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可随着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俄海军失去了在地中海方向的主要行动基地,俄军已经无法在此地维持一个航母战斗群行动。
在黑海方向,黑海的出入口一直就在北约手中,就算土耳其那边碍于与俄罗斯相对友好的关系,放“库兹涅佐夫”号进入黑海,俄海军也无法扭转不利局势,保证这一方向的航道安全。
【“库兹涅佐夫”号进入黑海,俄海军也无法扭转不利局势】
在太平洋方向,海上的战略交锋集中在中美之间。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现有的力量,配合岸基航空兵与岸防部队,能够应对美日韩在日本海的大部分行动,针对美国本土或者日韩的威慑任务,则可以由战略轰炸机部队承担,同样不需要航母。
在这种整体收缩的战略态势下,俄军中放弃“库兹涅佐夫”号的声音自然会占据上风。
当然,俄国内还是有不少人,不希望看到本国海军彻底放弃发展航母的,俄罗斯科学院的战略研究人员就表示,俄罗斯应该建造一艘新的航母,维持海军强国的地位。
只是俄方现在是既没钱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军舰建造能力,来完成一艘数万吨级的航母建设。
至于此前一些俄罗斯议员说的将辽宁舰买回去,更是不可能实现。
【曾经有俄罗斯议员提出,俄罗斯应该将辽宁舰买过去】
解放军现在同样面临着航母不足的问题,在中国的量产型核动力航母问世之前,解放军不太可能让辽宁舰退役。
况且,辽宁舰是解放军首艘航母,在解放军海军发展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便未来这艘航母真的退役,大概率也是留在国内作为军事教育基地。
综合来看,“库兹涅佐夫”号的黯然落幕,不仅是一艘老旧军舰“到点下班”,更是俄罗斯国力萎缩、造船业衰退与地缘战略深刻调整的集中体现。
经费的捉襟见肘与实战需求的急剧下降,最终迫使俄海军做出了“忍痛割肉”的无奈抉择。
放弃这艘唯一的航母,不仅象征着俄罗斯彻底告别了“航母俱乐部”,更标志其海军力量从全球远洋投送向近海防御与核威慑为主的根本性战略收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