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011年歼-20首飞时,大家在流出的有限资料里,看到了官方颇具规格的拍摄动作。因此,外界一度非常期待官方角度的成品。2025年10月初,也就是整整十四年零九个月后,在几乎所有人都忘了这事的情况下,这份资料终于露面。极具政治意味的表态,加上歼-20频频外挂多枚空空导弹出现,预示着歼-20作为标准五代机的没落,以及五代半歼-20A的登场。
▲转眼已经是十四年了
我们之前刚刚提到歼-16被歼-20S取代,歼-35也占据了歼-10C的生态位,歼-20作为上一代“空军三巨头”仅剩的硕果,自然也避不开自己的命运。歼-20外挂空空导弹虽然壮观,理论上最高16枚载弹量更让人欣喜,但从技术上来说,完全是没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隐身战斗机,为了保证将正面RCS控制在0.1以下,所付出的代价非常沉重,说是不惜一切也不为过。仅仅为了增加8枚空空导弹,以应对未必会出现的成群敌人,付出隐身水平至少降低一个数量级的巨大代价,完全是本末倒置。
▲隐身战斗机的“野兽模式”无法用于高端战场
因此,“野兽模式”的歼-20出现后,我们疑惑了很长时间,直到歼-20A登场后才恍然大悟——当歼-20失去尖端地位,开始作为辅助单位使用,定位覆盖非隐身战场时,自然可以放开手脚,能装多少装多少。国内其实还有一个更经典的例子,双座苏-30MKK在刚进入中国时,由于当时先进空优战机稀缺,凭借R-77居然成为头号空战主力。直到“三巨头”成熟后,才转而以空地/海作战为主,空军为此还修改了苏-30MKK的软硬件,以适配国产作战体系。说白了,只有最尖端的战斗机,才有资格去执行最关键、复杂的对空作战,其余所有型号本质上都是辅助。
▲苏-30MKK的服役历史堪称传奇
只不过,五代机当下在全球都是高端装备,就连美国空军也没搞定五代半,面对F-35稳占上风的基础版歼-20,居然已经开始下放生态位,无疑是非常奢侈的。但从空军的角度上来说,最核心的空优机群会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异常宝贵的无形资源(例如最优秀的飞行员飞行时间、战略战术推演和配套体系支援等)。因此,这一点是做不得假的,一定是最强的机型才能肩负这种任务。基础版歼-20在全球范围内再先进,只要在国内不是最先进的,就只能退位让贤。
▲这是最强空战战斗机的专属位置
当然,现在的五代半歼-20A产量还没上来,配套的战术和支援体系也尚未健全,歼-20不可能全退。只是说在这个大趋势下,最早生产的那批、技术状态比较差的歼-20,开始筹备如何融入新生态。事实上,哪怕对四代/四代半战斗机而言,外挂八枚空空导弹,也是基本看不见的实战挂载模式。歼-20在内置六枚空空导弹的情况下,再外挂八枚的实战价值极低,更像是空军进行全方位测试,以验证究竟哪条路线更适合未来的歼-20。
▲隐身战斗机的使用脉络毕竟不够成熟
相比于当下歼-20、歼-35满天飞,歼-36和歼-50也时不时露头的氛围,在15年前的2010年,支持俄制战斗机才是主流。当时大家看着国产歼-10A,再看一眼美国空军F-22A,真的是很憋屈。也就是有这种情绪,空军采购苏-35SK背后潜藏的“歼-20发展不理想”,才会催生一场旷古绝今的波澜。而在2025年之后的今天,国内甚至敢为天下先,踏出将五代机作为二流装备使用的第一步,这种速度又岂是“翻天覆地”可以形容的。
▲现在的F-22A也没有昔日荣光了
在2024年12月之前,中航工业都可以说是沿着其他国家的步伐前进,但接踵而至的六代机首飞、五代半量产,却结结实实走到了全球其他国家前列。下一次中国战斗机再参加实战,恐怕就不仅仅是站在欧洲战斗机的肩膀上了,与传统霸主美国正面交手,是国内必须跨过去的一步。五代半歼-20A的崛起,就是中航工业主动吹响的号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