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万万没想到,台湾省时事评论员郑丽文竟然抛出了这么犀利的问题!她问道:“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和解放军杠上了,你们知道台湾要面对啥吗?”
这问题把一道巨大的“认知裂痕”血淋淋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郑丽文担心的解放军无人机群和智能化作战,可不是空穴来风。
看看全球军力排名,大陆排第三,台湾在二十二,军力指数更是差了快五倍。
这些大数字背后,是大陆远超台湾的国防预算,是两百多万对二十来万的兵力规模。
当台湾还在把希望寄托在升级后的F-16V上时,对岸的歼-20早就形成了代差。
大陆的三艘航母和五十艘驱逐舰,对比台湾那四艘老当益壮的基德级,场面有点尴尬。
陆地上,近七千辆坦克对阵不到九百辆M60A3,更别提台湾部队编现比还不到八成。
硬件的差距已经让人头大,软件上的脆弱性更要命。
台湾的天然气库存,只够用上8到11天,命脉完全系于海上运输线。
面对这么大的窟窿,台湾当局搞出了一个“全民防卫韧性计划”。
这计划听着挺唬人,要动员四十万老百姓,让警察去扛导弹,甚至让学生在学校里练枪。
在郑丽文眼里,这简直就是“拿孩子赌命”,她的话很糙,但理不糙。
现代战争是远程打击和信息战,指望普通人用步枪去顶,这思路是不是有点太复古了?
更何况,这个“豪猪战略”的背后,站着的是美国。
郑丽文批评说,美国一边鼓动台湾购买武器,一边却把台积电这样的核心产业往自己家里拉,结果是台湾“钱花了,命也丢了,产业也被掏空了”。
内部的技术短板更是雪上加霜,雷达系统陈旧,地下指挥所的通信居然还依赖拨号网络。
这些冷战时期的老古董,在现代战争面前能扛多久,谁心里都没底。
这道深不见底的裂痕,恰恰成了郑丽文的政治舞台,早年,她可是投身“野百合学运”的民进党青年,谁能想到2002年她会离开,并在2005年加入国民党。
这种复杂的经历,让她的话很难被简单贴上蓝绿的标签,她把这些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现实,变成了自己的政治武器。
今年,郑丽文宣布要参选国民党主席,早在6月就推动成立党外在野大联盟,她不光是在媒体上喊话,更是在党内论坛上用数据说话,她还会亲自去拜访军系人士,寻求支持。
郑丽文彻底撕裂了岛内舆论,有人觉得她敢讲真话人间清醒;也有人骂她立场有问题。
但无法否认的是:她把大家的注意力从那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拉回到了实际计算上。
郑丽文或许给不出答案,但她提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回避的问题。
而她揭开的这道认知裂痕,正是当下台湾社会躲不开的核心挑战。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