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环河南0-14岁人口性别比:多地高于110,三门峡和洛阳例外
84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上一篇我们分享了环江西各城市的0-14岁人口性别比数据,数据显示,以新余为中心的周边城市,性别比要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农耕文明留下的烙印:重男轻女思想,应该是这一现象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促成性别比回归到正常水平。
但是,按照购买力算、按照工业实力、以及按照网友们的自信心,我国已经是世界上非常富裕的国家了,但为何性别比仍居高不下呢?这一现象,值得大家思考。
写到江西,另一个省份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这就是河南。
这一篇,我们以河南及河南周边地级行政区为统计范围,观察0-14岁人口性别比的分布情况。
图表同样采用基于行政区划的凸包算法图,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不作为判断边界的依据,也不是正式的地图。
河南及周边城市0-14岁人口的性别比分布,有以下特征:
一,河南西北方向的三门峡、洛阳、焦作和济源,性别比低于110:100,这与邻近的陕西商洛、渭南,以及山西运城、临汾、晋城和长治情况相似。
二,西南方向的南阳、信阳,性别比在115到120之间,稍高于邻近的湖北十堰、襄阳和随州,但明显低于湖北孝感、黄冈和安徽六安。
三,东南方向的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漯河、许昌和商丘,性别比在115:100以下,优于东南方向的邻居(安徽阜阳、宿州、亳州和淮北)。
四,东北方向的鹤壁、濮阳和安阳,性别比也明显低于邻近的山东各地(山东济宁、菏泽和聊城,甚至达到了125:100以上)。
五,中心区域的郑州、开封和新乡,性别比在115:100以上,属于河南各地性别比较高的区域。
但115:100以下的性别比,明显优于与其接壤的山东、安徽和湖北部分城市。
从地理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聚集在黄河下游沿岸的华北平原地区,包括豫东北、鲁西南和冀南等地。
这些地区相互接壤,共同构成一个性别比较高的连续区域。而西部的山西高原和南部的鄂北地区则明显较低,形成环河南地区的两个相对平衡板块。
若以110为分界线,整个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总体格局。东部平原地区普遍超过110,其中山东部分城市甚至突破125大关;西部山区则大多维持在105-110的相对均衡区间。
这种地理分布特征暗示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可能对人口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城市类型来看,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性别比普遍偏高,如濮阳、安阳等;而新兴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则相对较低。
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特征,似乎与少儿性别比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这张分布图还反映出行政区划与人口结构的有趣对应。省界两侧经常出现明显的数据跳跃,如河南濮阳(116.8)与山东聊城(125.1)虽地理相邻却差异显著,山西长治(104.4)与河南安阳(114.9)也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突变现象说明省级行政边界两侧可能存在不同的政策执行效果或文化传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