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美全球封杀华为芯片后,对美要求解除的稀土管控,中方20字回应
604881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5月14日,中美关税战刚按下“暂停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一纸声明强硬宣称,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违者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消息传出仅48小时,国际半导体产业链便陷入震荡。
这并非美国首次对华为下手。自2019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美国已累计出台超过200项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措施。但此次禁令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物项管控”模式,转而对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应用实施“长臂管辖”。
出口管制法律专家杨杰就指出,美国的指控逻辑堪称荒诞: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仅凭“怀疑华为芯片可能使用美国技术”便发动制裁,本质上是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恐惧。尤其是禁令发布之际,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还通过媒体放风,声称中国已同意解除稀土出口管制。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暴露出美国对中国在科技博弈中占据上风的焦虑。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方的反制措施早已悄然布局。5月12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长沙召开专项会议,部署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明确将镓、锗、钨、铋、钼、铟以及中重稀土等关键材料纳入重点监管范围。
这一行动并非临时起意——2024年10月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已构建起覆盖开采、冶炼、加工、出口的全流程监管体系,而2025年1至3月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同比增长9.8%,但出口金额却下降4.7%,这种“量增价减”的背后,正是结构性调整的战略意图。
5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将格里尔的言论抛给发言人林剑。面对镜头,林剑的回应简洁有力:“你问到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这20个字的回答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
就在同一时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另一场发布会上强调,中方将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并暗示可能援引《反外国制裁法》和《阻断法》实施反制。这种“外交回应+法律反制+产业调控”的组合拳,彰显出中国应对科技霸权的成熟策略。
事实上,稀土早已成为这场博弈的关键筹码。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而稀土中的钕、钴等元素,正是半导体材料优化导电性能的核心成分。美国虽然在稀土开采环节有所布局,但其精炼技术严重依赖中国,短期内难以实现替代。更具威慑力的是,中国近期出台新规,要求任何从中国进口稀土的国家,若未经许可向美国转口,将面临连带制裁。
在这场科技战中,华为昇腾芯片的突破成为关键变量。经过三年攻关,昇腾910B的训练效率已达到英伟达A100的90%,而最新量产的910C更直接对标H100。这种技术跃迁让美国如坐针毡,因为AI算力的竞争将决定未来十年科技霸权的归属。
华为总部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调试基于昇腾芯片的CloudMatrix 384超节点,而千里之外的赣州稀土产业园,自动化生产线正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稀土材料封装入运往欧洲的集装箱。这两个看似无关的场景,实则构成了中美科技博弈的镜像——一方试图用技术壁垒遏制对手发展,另一方则以资源杠杆破局突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