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以后,最怕的不是胖,而是“突然瘦了”。

一口气掉个五斤十斤,别人夸你自律,可肌肉也跟着掉,骨头脆得跟苏打饼一样,摔一跤就进医院。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院士们直接点破:这岁数,BMI别跌破22,也别冲过25。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太瘦,心脏没力气;太胖,膝盖先罢工。

有人天天跑十公里,饭只吃半碗,结果体重是下去了,胳膊却松垮垮。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减脂不增肌”,老了,肌肉比黄金贵。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怎么救?一周两次提壶铃、拉弹力带,不求练成彭于晏,只求让大腿还有劲上下楼。

动作慢点没事,关键别停。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吃饭别只盯热量,先盯蛋白质。

一个鸡蛋、掌心大的鱼、半盒豆腐,分散到三餐,肌肉才有材料修修补补。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散步也行,别嫌它“低级”。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每天6000步,配点广播体操式的伸展,韧带不僵,夜里少抽筋。

最怕那种“月瘦十斤”的鬼话。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一年掉个两三公斤,身体才有时间重新布线,皮肤不松,免疫力不掉线。

心理那道关也得过。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别再跟年轻时候的照片较劲,镜子里有皱纹很正常,只要还能拎得动菜篮子,就是赢。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把体重秤换成软尺,量量腰围,比盯数字更实在。

裤子不勒肚子,说明内脏脂肪没造反。

多名院士呼吁:55岁后,体重不越过这个范围,别盲目减重害了自己

说到底,55岁以后,目标不是瘦回18岁,而是老得慢一点,摔得轻一点,药少吃一点。

管住嘴,也别忘了先护住肌肉,这才是给自己留后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