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拐刑侦剧《利剑・玫瑰》(以下简称《利剑玫瑰》)热播,剧中根据37起现实案件改编的情节,将多种隐蔽且残忍的犯罪手法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犹如一记重锤,为全社会尤其是家长群体和女大学生群体敲响了防拐警钟。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拐卖案件报道也不时刺痛公众的神经,时刻提醒着我们,防拐形势依然严峻,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
在此,露珠深入剖析剧中案例与现实事件,为大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防拐指南,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守护好自己与身边人的安全。

女大学生防拐指南:谨慎出行,守护自身安全
女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涉世未深,又正值青春妙龄,往往是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
在《利剑玫瑰》中,就有女大学生轻信所谓的 “本地招工” 信息,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踏入了人贩子精心布置的陷阱,最终陷入绝境。
现实生活中,类似案件屡见不鲜。比如,有的女学生在找兼职时,被虚假招聘信息吸引,前往面试后便失去联系;还有的在外出游玩途中,因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食物或饮料,被迷晕后遭拐卖。
《利剑玫瑰》第一集开篇剧情,就是邓妍因为帮助小女孩发发回家,结果被人贩子赵亮和胡锡范打晕绑架。幸亏邓妍是警察,身上有功夫,加之恰好遇上刑警支队和打拐办联手布局的抓捕行动,不然邓妍也难以逃脱。

而另一个女大学生郑薇薇,则没有这么幸运了。
某个夜晚,郑薇薇边走路边戴着耳机学英语,忽然遇到一个陌生男人(白板)求助。白板谎称想给自己妹妹买卫生巾,但自己不会买,想请郑薇薇帮个忙。于是郑薇薇便好心帮忙,去超市帮白板选购好了。

白板在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却把它藏在包里,递给郑薇薇一瓶加了迷药的一模一样的矿泉水,郑薇薇认为这瓶水是他刚从超市买的,所以就放松了警惕,喝了两口,结果就昏迷了,被白板趁机劫走。

那么,女学生该如何规避诱拐风险呢?
首先,出行规划至关重要。
外出时,务必将自己的行程详细告知家人与朋友,包括目的地、预计返回时间等信息,保持手机畅通,让家人能够随时联系到自己。
尽量避免深夜单独出行,若无法避免,要选择光线明亮、人员密集的路线,提高警惕,留意周围环境与人员动向。
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父母联系方式等。
面对陌生人的 “热情”,诸如介绍工作、赠送礼物、提供帮助等,要多留个心眼,切勿轻信。
记住,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一旦对方行为可疑,应果断拒绝并尽快远离。

同时,女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料、香烟等物品,以防被下药。
曾经有新闻报道,一名女大学生在酒吧与朋友聚会时,离开座位几分钟回来后,喝了一口放在桌上的饮料,随后便意识模糊,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环境,已被人贩子控制。
所以,在公共场所,即使是短暂离开自己的饮品,回来后也最好不要再饮用。
此外,不要轻易搭乘陌生人的车辆,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打车,要选择正规出租车或网约车平台,并在乘车过程中,将车辆信息与行驶路线分享给家人。
在社交方面,网络交友需谨慎。
不要轻信通过网络聊天认识的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不少犯罪分子会在网络上伪装身份,与女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后,伺机实施犯罪。
若确实要与网友见面,一定要选择在公共场所,并告知家人或朋友见面时间、地点,最好有熟人陪同前往。

儿童防拐指南:家长时刻警惕,全面防护
医院等场所人员复杂,是新生儿拐卖风险的高发地。
在剧中,我们看到不法分子处心积虑,利用各种手段试图拐走新生儿,令人胆战心惊。
现实中,也发生过不少在医院、小区等场所新生儿或儿童被拐被抱走的悲剧。
例如,有的不法分子伪装成医护人员,混入医院病房,以带孩子去做检查为由,将新生儿抱走;还有的趁家属在小区楼下遛娃时,趁其不备,抢走孩子。
为了防止新生儿被拐,亲属们需要注意诸多事项。在医院期间,务必确保宝宝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即使是片刻也不能疏忽。

不要随便将宝宝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若医护人员要带宝宝去做检查等,一定要仔细核实其身份信息,可向病房护士站或医生确认。
同时,家长要留意宝宝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以便在万一发生意外时,能够准确向警方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也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照顾。
带孩子外出时,无论是在小区楼下、公园还是商场等公共场所,都要紧紧拉住孩子的手,使用儿童安全绳或背带,避免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范围。
剧中的小洋芋奶奶,就是因为她在公园帮忙救助突然晕倒的病人时,疏忽了小洋芋的看管,才让小洋芋被人贩子乘机抱走。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在社交网络上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要随意透露孩子的关键信息,如姓名、年龄、照片、家庭住址等。
如今,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高,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这些信息,对孩子的生活轨迹了如指掌,进而实施犯罪。
比如,有些家长习惯在朋友圈晒孩子的日常,包括孩子上的幼儿园、常去的公园等信息,这无疑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在发布孩子相关动态时,一定要谨慎设置权限,避免信息被陌生人获取。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还要尽早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
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如讲故事、看绘本、玩游戏等,让孩子明白陌生人的危险,教导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玩具等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告诉孩子如果在外面与父母走散,要第一时间找这些穿制服的叔叔阿姨求助。
同时,要让孩子牢记家庭住址、家长名字和手机号等重要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准确提供。
拐卖发生后:冷静应对,积极配合警方
倘若不幸发生了拐卖事件,亲属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最关键的是立即报警,警方拥有专业的侦查手段和丰富的经验,是找回被拐人员的最大希望。

报警时,要尽可能详细地向警方提供被拐人员的身份信息、外貌特征、穿着打扮、口音特点等,还有失踪的时间、地点以及最后出现的位置等线索,这些信息对于警方开展侦查工作至关重要。
除了报警,亲属们还可以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在孩子失踪地点附近进行寻找,查看周边监控录像。但要注意,寻找过程中要保持秩序,避免破坏现场,影响警方侦查。

同时,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寻亲信息,扩散消息范围,发动广大网友的力量帮忙寻找。不过,在发布信息时,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避免传播不实信息。
在《利剑玫瑰》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家属在孩子被拐后,因过度悲伤与焦急,陷入了犯罪分子设下的二次诈骗陷阱。
比如,被拐婴儿小洋芋的父母接到“好心人”电话,说是找到了小洋芋的下落,还叮嘱他们一定不要报警,虽然小洋芋的奶奶提醒儿子儿媳,应该让邓妍他们知道,但林浩和蔡欣急于找到孩子,不敢报警,最后被骗走了20万。

警惕新型犯罪:时刻留意,增强防范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新出现的犯罪方式。
在《利剑玫瑰》里,除了传统的拐卖手段,还呈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犯罪形式。
例如,利用孩子进行诱拐,剧中人贩子让被拐儿童发发在公共场所假装迷路,向邓妍求助,邓妍帮忙领她“回家”时,猝不及防便被隐藏在暗处的人贩子控制。

这种 “以孩子骗善良姑娘” 的方式极具迷惑性,让人防不胜防。因为看上去天真可爱的孩子,天然能够让人放松警惕。
所以,当遇到孩子求助时,我们在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可选择帮助孩子寻找附近的警察、保安或工作人员,避免单独带孩子前往偏僻地方。
还有一种常见的新型犯罪是网络诈骗与拐卖相结合。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聊天,与女学生、年轻女性等建立联系,获取信任后,以见面约会、介绍工作等为由,将其诱骗至指定地点,然后实施拐卖。
或者在获取受害者家庭信息后,对其亲属实施诈骗,谎称受害者遭遇意外,需要汇款救治等。
面对此类犯罪,我们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尤其是涉及钱财、见面等敏感信息时,要多与身边人商量,谨慎做出决定。

另外,利用人们的爱心与善良进行诈骗拐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不法分子在街头假装残疾或遭遇困境,博取路人同情,当路人上前帮忙时,趁机实施犯罪。
我们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可以选择帮忙联系相关救助部门,如警察、救助站等,不要直接将陌生人带回家中或带至偏僻地方,避免给自己带来危险。
总之,防拐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拐意识,学习防拐知识,从自身做起,守护好自己与身边人(尤其是少女儿童)的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让拐卖犯罪无所遁形,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团圆。
一起追剧《利剑玫瑰》,解锁更多防拐新策略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