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广场正中心,有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上刻着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让中国共产党在无比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句话就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张学良:毛主席是一个天生能领导的人

张学良晚年曾经评价共产党胜利的根本,他说:共产党、红军信仰他们的主义,甚至每一个兵,都信仰他们的主义。

每个党派都有自己的主义,在当时混乱的年代里,所有有识之士都在寻找救国之策,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等等可谓是百家争鸣。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选择加入一个党派自然是因为信仰,若说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胜利全都是因为信仰的力量,这话或许稍显片面,更准确地说,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胜利,是因为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都不单单是信仰,更将信仰践行到脚下。

张学良曾经评价毛主席是一个天生能领导的人。

毛主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不是权力也不是利益,而是极端丰富的知识,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深刻懂得顺应民意的重要性。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读万卷书

毛主席从学生时代就有个人人佩服的过人之处,那就是博览群书。

他和一般人的博览群书不一样,其他学者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研究,或者只读需要的和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而毛主席却是什么书都要读一读,这即便在他那个学者一抓一大把的高端圈子里,也算是个异类。

但他又不是随便看看,他看书,有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论”——三步读书法。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第一步,读书。

这一步很简单,但是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这里的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功夫去读,边读边琢磨,将书吃透,甚至在他组织的干部读书活动中,也是规定大家轮流朗读,边读边议,在这样的过程中,力求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不要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第二步,要怀疑。

在毛主席看来,读书不是一个单纯吸纳的过程,世界上的人这么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也有一千个人生感悟。

有一些内容看上去是对的,但人都是片面的,书上写的也自然不一定都是真理,一定要用怀疑的眼光辩证看待。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这就是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哪怕是马列主义,在苏联能够成功,在中国就一定能够成功吗?

毛主席并不是直接去相信,因为是书上写的就直接“拿来主义”,而是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这样才能够将书上写的变成自己有的。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第三步,是要提出不同的意见。

这世上的很多科学都是可以互通的,经济学可以用政治、军事、甚至是生活化的方式来解读,同样的,哲学也可以用来解读经济问题。

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能够从同样的一部书中解读出不同的观点,甚至可以结合自身已有的学问,进行观点的创新。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这也是毛主席之所以什么书都要读一读的原因之一,他曾经也写过一篇《体育之研究》,在当时积贫积弱,所有人都谋求救国的时候,谈论体育看似并不合时宜,但是这篇文章却恰恰广受爱国人士的喜爱。

文章中提到,“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在他看来,发展体育并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为了参加什么赛事,而恰恰是救国之道,能够让中国摆脱“东亚病夫”的污名。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极强的前瞻力

也正是因为读过万卷书,从中毛主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让他拥有了常人没有的大智慧。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上下有着无数种声音。

有人认为抗战必很快结束,中国很轻易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有人认为抗战必败,中国想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事,但毛主席却在演讲中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这也是后来毛选中著名的《论持久战》一文。

这篇文章对整个战争趋势的预测,简直准到仿佛开了天眼一般,完全说中了后来的发展趋势。

他说:“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这也证明了毛主席对于整体局势的把控十分之精准。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而时间再往前推,1951年秋,毛主席的老师黎锦熙高升,在所有人都恭贺他的时候,只有毛主席不停地给老师破冷水。

他给黎锦熙写信劝他,直言当时的北京政府不靠谱,收拢有识之士为的不是救国,而是想要将这些人收归己用,图的是一己私欲。

而没过多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举动,举国震惊,但没有人知道,一个青年学生早已经预言过这事。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红军长征时期,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之后的一系列会议中逐渐成为共产党的中心人物,也正是凭靠着这样的战略眼光。

苟坝会议上,毛主席力排众议,甚至在周恩来和朱德都被眼前短暂的胜利蒙蔽双眼的时候,他独自一人为红军指出了更为有利的一条道路。

他用兵如神,虚晃一枪把兵强马壮的蒋介石耍得团团转,最后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蒋介石完全没有想过的防守薄弱点上,带领红军杀出重围,躲过生死存亡的危机。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真正的民主是发自对人民的热爱

也许有人会觉得,读万卷书就能够像毛主席一样,成为一个伟人,但如果这样的话,AI或许是世上最能够成为伟人的存在。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毛主席真正可贵的,其实是一颗爱国爱民之心。

人一旦手上握着权力,就很难不滋生欲望。一旦获得了短暂的胜利,就很难不被蒙蔽双眼。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但是身为共产党的核心人物,毛主席从来没有被这些动摇过,他的毕生追求在早些年只有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只有让中国实现伟大复兴。

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

抗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可能实现的事。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1921年,中国学界突传噩耗,易白沙先生因为报国无望,在绝望之中投海自杀。

这样的绝望情绪,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

在黑暗中追逐理想,本就是让人迷茫绝望的事,在这样的迷茫之中,能够坚守初心,始终不改其志,更是需要钢铁般的意志,需要将理想如同思想钢印一般刻在心中。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但对于毛主席来说,这却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他的理想,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极度热爱之上的。

这一点他没有说过,但是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替他述说他对人民的热爱。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个破天荒般的理念,所有执政的,掌权的,他们更愿意攻占城市,而从没有想过要争取农村。

但是毛主席却看到了农村,农民的重要性,他从来不装腔作势,也不用任何外表的包装来显示自己。

他和农民一样住窑洞,一样在衣服上打一层又一层的补丁,走路累了一样会捡根树枝当拐杖。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在毛主席看来,要团结人民,就得和人民打成一片,能够过他们的日子,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国民党在四处求援的时候,虽然也是想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但是他们不知道,广大群众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所以低声下气求人,事倍功半。

国民党一直自高自大地,认为他们不能够为抗战贡献力量,因此也从没得到过老百姓的帮助,所以在他们看来,小米加步枪能够取胜,简直像魔法一样。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但毛主席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没嫌弃过不识字,没见过世面的普通老百姓,哪怕是一个农村妇女,一个大爷大妈,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都能够参与到抗战的事业中来。

所以哪怕是小米加步枪,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将日寇赶出中国,也能够打败有美国在后面各种援助,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

张学良晚年坦言:共产党能胜利,全因毛主席一个无人能及的本事!

吃水不忘挖井人,原本讲的是毛主席为老百姓挖井的故事,但是却也是党和人民双向奔赴的见证。

因为心怀人民,才能够被人民怀在心中,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

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富起来了,将来也会更加强大,成为欣欣向荣的种花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