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老太太今年六十岁,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谁都不惦记,就惦着我家老头,我觉得,他现在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这话要是搁三年前,我是打死都不会改口的。那会儿总觉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日子,爹妈走得早,这世上除了老头,谁还能跟我掏心窝子?可去年冬天那件事,让我突然琢磨出点别的味儿来。 那天我下楼倒垃圾,脚底一滑摔在台阶上,疼得站不起来。正想喊老头,隔壁楼的张婶拎着菜篮子过来了,二话不说蹲下来扶我:“老姐姐你咋这么不小心?快,我背你上去!”我一百来斤的体重,她比我还小两岁,愣是咬着牙把我背上三楼。到家门口她还喘着气说:“别跟你家老头说,省得他担心,我这就去药店给你买红花油。” 这事没过两天,大闺女打电话来,说在网上给我买了个防滑垫,还有双带毛的棉拖鞋,“妈你别总穿那双旧布鞋了,鞋底都磨平了,我爸眼神不好,你自己得留神。”我嘴上说她瞎花钱,心里却暖烘烘的。晚上老头回来,我跟他学这事,他蹲在地上给我揉膝盖,嘟囔着:“张婶是好人,闺女也懂事,以前是我把你护得太严实,让你觉得旁人都靠不住。” 其实老头这话没说错。年轻的时候他总说“家里事不用你操心”,我就真的一门心思守着他和孩子。后来孩子成家,他又说“有我呢你别管”,我就真以为这世上只有他能给我兜底。直到那天摔了跤,被张婶背上来,听着闺女在电话里絮叨,才发现自己以前活得太窄了。 就说前阵子吧,老头血压有点高,我笨手笨脚不会熬药,小儿子知道了,每周六准时过来,带着砂锅和药材,在厨房叮叮当当做一上午,临走还把药分装成小包,写上“早饭后喝”“晚睡前喝”。有次我跟他说:“你爸这毛病拖累你了。”他边系围裙边笑:“妈你说啥呢?我小时候发烧,我爸背着我走三公里去医院,现在换我照顾他,不是应该的吗?” 现在我算是想明白了,两口子是过日子的伴儿,这话没错,但日子不是关起门来过的。张婶那句“老姐姐你慢点”,闺女买的防滑垫,儿子写的药包,这些细碎的好,跟老头给我暖被窝、把鱼肚子夹给我,是不一样的暖,却都实实在在。以前总觉得“谁都不如两口子”,现在倒觉得,这世上的情分,就像老棉絮,看着不起眼,拆开了都是一根根细绒,凑在一起才暖和。 往后余生,我不光要对老头好,也得学着对张婶笑一笑,跟闺女多说两句“你买的拖鞋真舒服”,夸夸儿子熬的药不苦。人活着,不就是你惦记我一点,我心疼你一点,凑在一起,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嘛。老头总说我以前犟,现在倒觉得,犟了大半辈子,能明白这点道理,不算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