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60岁以后做俯卧撑能达到这个数,身体健康值得表扬:看看你行吗?
2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一口气能做20个俯卧撑的60岁大爷,住院率比同龄人低七成。
”
这话不是健身房销售话术,是去年《Journal of Cachexia》刚发的跨国数据,8000人里,能达标的人连一成都不到。
小区楼下那群晨练的,摇胳膊、撞树、倒着走,看着热闹,真拿俯卧撑当体检的,没几个。
不是不想做,是压根不知道:
肌少症这词听着像医学期末考题,其实表现特俗——拧不开瓶盖、上厕所起不来、炖锅端不动。
俯卧撑就是它的“土味预警器”,一个动作把上肢、核心、呼吸、骨密度全拉出来遛遛。
国内数据更扎心。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刚出的蓝皮书:城市60-69岁男的,能完成20个的只剩7.8%,农村直接砍半。
五年里还降了1.4%,不是躺平,是躺得更平。
有人把锅甩给“老了就该散步”。
可蓝皮书里那群坚持撸铁(哪怕是弹力带)的大爷,俯卧撑个数半年涨了35%,只跳广场舞的才涨12%。
力量训练才是隐藏彩蛋,可惜被“慢走一万步”盖了帽。
怕受伤?
北体大去年给出一套“怂人版”方案,听着像玩笑:
先跟墙亲热,手撑墙做“站立俯卧撑”,每月把脚往后挪15度,半年就能趴地板。
一周三次,一次三组,组间刷三条短视频,正好三分钟。
他们试了半年,平均从4个飙到16个,膝盖没肿,腰没折。
实操口诀就三行:
身体一条棍,手肘别飞起,下去吸气上来呼。
有冠心病的,把膝盖垫着,照样算数。
别纠结“标不标准”,先趴下再说。
明天早上刷牙前,对着墙面来五个,刷完牙再来五个。
一周以后,你会发现拧毛巾那一下,手腕不抖了——肌少症其实怕丢人,一用力它就溜。
要是已经能一口气做15个,别偷着乐,把老伴也拉下水。
两人面对面数,谁少一个谁去洗碗,胜率直接和住院率挂钩,比医保都管用。
最后留个小悬念:
你觉得就现在,自己手边没垫儿,能来几个?
别报数,先趴下,做完再回来看评论,看看是不是也进了那“不足一成”的俱乐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