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暂停美国大豆采购后,美国的库存已堆积如山。特朗普此时向中国提出请求,可见他对华有事相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做出这一决定?而美国又为何陷入这样的困境?

目前,美国大豆出口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赞纳农业对冲公司分析师的数据,截至7月24日,美国今年的大豆出口量创下20年来的新低,销量仅为300多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2%。其中,作为美国最大买家的中国,在2025年度的大豆订单上,至今未有任何新进展。

中方回应特朗普让中国增加大豆订单

为什么中国选择此时暂停采购?从市场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巴西在大豆生产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于气候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巴西能够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大豆,这使得中国在采购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次,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相较于美国的更具价格优势。在中美贸易战升级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对大豆价格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不得不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而通过采购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能够有效避免高昂的关税成本,确保国内需求的稳定。

再者,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博弈,也促成了中国做出这一决策。自美国政府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来,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的农业产品,包括大豆,成为了关税博弈的一部分。为了减少关税带来的负担,中国企业决定通过采购来自非美国供应国的大豆来避开这一压力。

中方回应特朗普让中国增加大豆订单

面对这一困境,特朗普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当地时间8月11日,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长文,呼吁中国大幅增加美国大豆的采购量,甚至明确提出希望订单量增加四倍,以帮助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他写道:“我们的伟大农民生产出最优质的大豆。我希望中国能迅速将大豆订单量增加四倍。”

特朗普的请求再次证明,美国依赖中国市场的程度并未改变,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大豆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这一要求并不容易实现。通过增加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中国已经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随着国内需求的变化和进口来源的多样化,中国的大豆采购模式正悄然发生转变。此外,随着国内大豆生产能力的逐步提升,中国政府对国产大豆的支持政策也在不断加强,为未来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哪怕不再采购美国大豆,中国的供应链安全仍能得到保障。预计今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约为9000万吨,较去年减少了1000万吨。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低蛋白饲料技术的推广,中国的大豆需求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大豆振兴计划”,提升自给率。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未来将继续选育高油高产的大豆品种,加速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中方回应特朗普让中国增加大豆订单

归根结底,特朗普始终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的重大隐患,但实际上,贸易逆差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负担。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曾公开指出,贸易逆差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吃亏”,而中国有自己的选择。美国政府似乎没有意识到,单纯通过贸易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在特朗普看来,缩小对华贸易逆差意味着更多美国商品能出口到中国。然而,现实是,中国在选择贸易伙伴时,不仅仅关注逆差的大小,而更注重价格、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中国的采购决策,已不再完全受限于美国的经济压力,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

总体来看,特朗普希望通过增加大豆出口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但这一策略是否能成功,仍未可知。中国的采购策略已经不再单一,而是更具灵活性,取决于市场变化、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国内需求的变化。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深入发展,特朗普的请求恐怕无法立即得到回应。

中方回应特朗普让中国增加大豆订单

长远来看,全球大豆市场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巴西和阿根廷等供应商逐渐取代了美国的地位。特朗普此时提出的大豆请求,或许只是表面上的“求和”。但对中国而言,如何在确保经济稳定和资源多元化的同时,平衡贸易需求,才是未来决策的关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