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岛内第二轮大罢免结果出炉,民进党再次完败,6个被罢免席位全部未能通过。加上民进党在7月26日大罢免投票中被0比25惨败,两轮大罢免搞出了一个0比31的惨败结局。

而这场针对国民党立委的大罢免行动,也正在演变成民进党内部的政治斗争。

台湾8·23大罢免投票:无一提案通过

具体来说,赖清德已经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民进党内阁秘书长林右昌宣布辞职,多名民进党高级政治人物公开站在赖清德对立面,要求赖清德不要继续赖在民进党主席的位置。而更要命的是,赖清德的支持率迎来暴跌,已经要远低于民进党40%支持率的基本盘,跌得只剩下28%。

而在赖当局内部,多名重量级官员也选择请辞。目前已经曝光的就有经济部门负责人郭智辉和数字部门负责人黄彦男。而作为赖清德心腹的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也被曝光请辞,但被赖清德挽留。

种种迹象都在说明,赖清德似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包括民进党。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颓势,赖清德不要说是要在2028年连任,究竟能否继续在国民党主席的位置上做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

台湾8·23大罢免投票:无一提案通过

对于这一点,赖清德心知肚明。所以赖清德也开始自救,寻求岛内政治势力的支持。最直接的就是赖清德想要拉拢蔡英文派系的政治力量。

8月20日,赖清德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推选徐国勇担任内务部门主管。徐国勇是典型的蔡英文派系政治人物,这一派系在赖清德上台之后,被赖清德边缘化,在被任命为内务部门主管后,徐国勇一直在岛内电视台担任政论节目主持人。

赖清德的这一做法,很明显就是想要借着蔡英文派系的政治力量渡过难关,同时拉出蔡英文派系来分摊党内外的政治压力。不过这种动作效果并不好,第二轮大罢免投票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台湾8·23大罢免投票:无一提案通过

这也预示着赖清德不管是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上,还是在民进党主席的位置上,都不太可能有一个好下场。

不过赖清德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擅长打“舆论牌”。

民进党和国民党最大的区别,就是国民党还要点脸面,民进党属于是下三滥的招数轮番来。民进党之所以能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控制岛内舆论的走向,通过舆论为民进党的政治利益服务,拉取选票。这也是蔡英文、赖清德得以连续赢得三次岛内大选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而在这次大罢免中,民进党属于是遭到了舆论和现实的双重反噬。

赖清德为了助力“大罢免”,搞所谓的“团结10讲”演讲,打“抗中保台”牌也就算了,结果硬是抛出所谓的“杂质论”,将所有不同于民进党观点和立场的人视为异类,结果遭到了舆论的猛烈反击。所以“团结10讲”只办了4场,赖清德就以所谓的“台风”过境取消了后续演讲。

台湾8·23大罢免投票:无一提案通过

这一招失效之后,赖清德又干起了“老本行”,开始打抗中保台牌,又是要去南美,又是要过境美国,试图推高两岸之间的对立情绪,将路线拉到民进党熟悉的领域中去。结果这次大陆就没接招,结果“抗中保台”根本就没有声量,赖清德的支持率也就一直上不来。

美国在这时候又送了一个“神助攻”,宣布对台湾“20%+N”的关税,不仅远高于日韩,甚至比越南20%还要高。

赖清德频频塑造维护台湾自身利益的形象,但在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时,赖清德甚至公然表示台湾没有准备反制手段,其所谓的“保护台湾利益”的形象也就碎了一地。

在多种因素的加持之下,赖清德自身的人设直接崩了,出格言论导致中间选民集体跳反,支持率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台湾8·23大罢免投票:无一提案通过

而就在赖清德为了“大罢免”结果焦头烂额之际,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有些要功成身退的意思。在大罢免结果出炉之后,朱立伦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谈话,表示赢得反“大罢免”胜利之后,是顺利交棒、放心交棒的时刻,希望卢秀燕能接替自己,成为国民党下一任主席,承担主席大任。

在这场大罢免中,赖清德和朱立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能也预示了岛内政治格局下一阶段的走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