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五一”旅游提前火爆,市场要把大众的旅行热情留住

蒋璟璟

“五一”小长假还未到,就迎来令人惊喜的消费春潮。旅行平台显示,“五一”假期首日(4月29日),北京南锣鼓巷,上海外滩、迪士尼度假区,长沙五一广场及重庆解放碑步行街附近均有酒店显示满房。截至目前,大理、湖北神农架、桂林阳朔等地已有热门民宿“五一”期间被订满。最新数据显示,三月以来“五一”期间国内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暴涨144倍。(中新社)

旅游市场一派“春意盎然”,在企稳回升之后,如今已经进入了持续向好的周期通道中。“强势复苏”,大概率是全行业今年的主基调。对此,多方数据都加以了确认。

从最新的市场反馈看, “五一”旅游提前火了,很多热门城市的优质酒店、名宿提前一个多月就已预订一空。这一方面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出游意愿强、确定性高,这部分需求转化为消费,基本是明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各方对假节日旅游市场火爆有共识性预判,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心态率先“抢房”,唯恐落于人后行程受阻。

旅游市场的快速回暖,预判正在变成现实。在2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发展预测》中提出,预计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预计2023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约恢复至2019年的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约恢复至2019年的71%。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数有望超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从“五一”旅游的前瞻性数据看,达成这一目标,应该说概率极高。

当前的旅游市场,还处于换挡过渡期,其中相当部分的出游,属于是“报复性旅游”“补偿性旅游”,这中间有一定的存量需求集中释放的因素。对于整个旅游产业而言,这是难得的机会窗口,一方面要抓住“五一”等假期抓紧把消费需求兑现。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行业升级、体验改善,推动“阶段性的出游热潮”稳定化、长期化。

让人们重新爱上旅行,让旅行重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每一次小长假的出游高峰中,留下美好回忆、实现自我说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