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鼎屹

9月10日,“嘎子谢孟伟”身穿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被网友举报。9月17日晚,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 依法对谢某某行政拘留7日。(9月18日 《现代快报》)

“嘎子”被拘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处罚,其背后揭露的是其个人对公权的漠视,也是网络直播行业流量至上的病态趋势。

“嘎子”扮演者被拘,“假警服”不能碰瓷“真权利”

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即使是影视拍摄需要,警服的使用也必须报请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且严格限制在拍摄中使用。而嘎子在拍摄休息期间,明目张胆地穿着警服暴露在直播间,甚至辱骂网友,出口成“脏”,其言行已对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公安机关的介入也并非意料之外了。

谢孟伟难道真的不知道直播对此类公务服装的限制吗,恐怕未必。常年行走在荧幕前,他理应对该行为抱有相当的敏感性。但在明知其行为有可能违反法规的情况下,谢孟伟仍然选择打“擦边球”,将警服作为工具招揽人气。这正暴露了他对执法机关,对公权尊严的漠视。

“嘎子”扮演者被拘,“假警服”不能碰瓷“真权利”

这并不是“嘎子”第一次引发舆论,早在2021年,谢孟伟就因“卖假酒”陷入风波。如今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其行为与当初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流量和利益。谢孟伟身穿警察制式服装直播,本质上是为了流量。但是,假警服不会为“真小人”背书。作为公众人物,谢孟伟不但不吸取教训,以身作则,反而屡教不改,反复消费观众的信任,把警服当戏服,把直播当儿戏,自然难逃法律的严惩。同时,这次处罚也是对网络空间中在法律底线游走者的警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亵渎公权、欺骗公众的行为终将获得应有的惩罚。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互联网不仅拉近了时空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嘎子”的经历是相当一部分网络直播从业者的缩影,从薇娅到辛巴,从小杨哥到东北雨姐,互联网所带来的庞大市场价值让不少主播愿意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对流量饥渴让他们丧失了底线意识。这也变相暴露出网络直播行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

“嘎子”扮演者被拘,“假警服”不能碰瓷“真权利”

以谢孟伟为例,直播平台对此类打擦边球的行为处罚不力,亦是变相助长了“嘎子”们的气焰。为了防止平台与主播沆瀣一气,国家更应出台强有力的举措,绝不姑息任何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

“小兵张嘎”不是护身符,“假警服”也不能碰瓷“真权利”。在流量诱惑面前,主播都应该保持清醒,守住初心。须知:敬畏规则,才能在喧嚣的网络中行稳致远,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