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检,一些单位、医保项目甚至把心脏彩超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但问题来了:拿到一份心脏彩超报告,满篇的“左房”“右室”“瓣膜反流”“射血分数”……看得人一头雾水。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很多人会疑惑:这些字眼到底代表什么?哪些属于“正常心跳”,而哪些则是“红色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心脏彩超报告中,出现哪些词汇,真的要当心了!

一、什么是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全名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医生通过超声探头在胸壁进行扫描,就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运动状态。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它可以评估心脏的:

  • 心腔大小
  • 心肌厚度与运动情况
  • 各瓣膜的开启关闭情况
  • 血液在心腔内的流动速度与方向
  • 心包是否积液
  • 射血分数(EF)等指标

它不仅是诊断心脏病的重要依据,也用于评估治疗效果、指导用药或是否需要手术。

二、彩超报告中,哪些“字眼”要引起注意?

心脏彩超的报告往往比较专业,一般人看不懂也很正常。但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这些关键词,一旦出现,就建议咨询医生进一步明确。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1. “射血分数降低”

关键词:EF(Ejection Fraction)下降,EF<50%

这是反映心脏“泵血能力”的重要指标。

  • 正常射血分数:55%~70%
  • 轻度降低:50%~55%
  • 明显降低:<50%,甚至出现EF 30%以下,提示心功能衰竭风险加大。

临床意义:

射血分数下降,往往意味着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可能与心肌病、心梗后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晚期等有关。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2. “左心房扩大”或“右心房扩大”

关键词:左心房增大、右心房增大

正常的心房是有一定大小标准的,超出范围就提示心脏在“加班工作”。

可能提示:

  • 高血压控制不佳
  • 房颤风险增高
  • 二尖瓣或三尖瓣功能问题
  • 慢性肺病(右心房扩大)

注意:左房扩大是房颤的重要诱因;右心房扩大,常与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有关。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3. “心室壁运动异常”

关键词:室壁运动减弱、节段性运动异常、心尖搏动弱

如果心脏壁运动不协调,部分区域跳得慢或根本不跳,可能提示:

  • 心肌缺血
  • 心肌梗死后瘢痕
  • 局部心功能障碍

小提醒:这种情况往往与冠心病有关,尤其是有胸闷、心悸、乏力症状的人,更要注意。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4. “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狭窄”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

心脏瓣膜像“单向门”,负责控制血液只向一个方向流动。若“门”关不紧(反流)或打不开(狭窄),都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 轻度反流:常见,可定期随访
  • 中度以上反流/狭窄: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

反复出现在报告中的提示词:

  •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
  •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反流”
  • “瓣膜钙化”
  • “瓣膜脱垂”

这些都提示瓣膜异常,建议进一步就诊明确诊断。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5. “肺动脉高压”

关键词:肺动脉收缩压升高、右室肥厚

心脏彩超可通过右心室情况间接估算肺动脉压力。

  • 正常肺动脉收缩压:<35mmHg
  • >40mmHg,提示可能有肺动脉高压

常见病因包括:

  • 慢阻肺(COPD)
  • 肺栓塞
  • 左心疾病影响右心
  •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不是小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右心衰竭。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6. “心包腔内可见暗区”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腔液性暗区

心包是包裹心脏的一层薄膜,正常情况下心包腔中几乎无液体。

  • 如果彩超提示“心包腔内见液性暗区”,提示存在心包积液。
  • 积液过多时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舒张受限,甚至引发“心脏压塞”!

常见原因:

  • 病毒感染
  • 肿瘤
  • 风湿免疫病
  • 结核等慢性感染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7. “间隔缺损”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

这些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形式,虽然有些人在儿童时期就发现并手术治疗,但也有不少人直到成年才因体检被发现。

  • 小的缺损可以观察
  • 中到大型缺损则可能导致心腔扩大、肺动脉高压,甚至心力衰竭

三、彩超正常 ≠ 心脏完全没问题

心脏彩超虽然信息量大,但也有局限:

  • 无法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做不了心梗的确诊)
  • 心律失常、短暂性缺血等,需要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CT等手段综合评估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所以,别以为“彩超正常”就可以彻底放心,更别因为某些“异常”就过度焦虑。

彩超报告只是提供参考,最终诊断和处理,还需要医生根据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四、这些“轻微异常”不必太担心

以下词语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多数属于“生理老化”范畴,如果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

  • 轻度瓣膜反流
  • 房间隔膨出
  • 心尖搏动稍弱
  • 心肌回声增强(提示纤维化)
  • 主动脉瓣轻度钙化

建议配合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别自己吓自己。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五、看懂心脏彩超,重点记住这几点

  1. 报告中EF(射血分数)最重要,太低需警惕心功能下降;
  2. 瓣膜出现“狭窄”或“中重度反流”要及时关注;
  3. 心房/心室扩大不是小事,背后可能有高血压、瓣膜病、心律问题;
  4. 报告中提到的“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等属于较为严重问题;
  5. 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更应定期做彩超复查。

六、结语:别怕报告,怕的是忽视它

我们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想让大家懂得:心脏彩超是一份关乎“生命质量”的体检报告。

心脏彩超的检查报告中,出现这7个“字眼”,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别被专业术语吓退,也别拿到报告就“百度式焦虑”。正确的做法是:关注重点字眼,向专业医生请教,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

只有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才能让心脏“跳得长久,跳得健康”。

参考资料: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超声心动图操作指南(2022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 《如何读懂心脏彩超报告》

Mayo Clinic. "Echocardiogram: What you can expect." www.mayoclinic.org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病报告2023》

ASE Guidelin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by Echocardiography." American Society of Echocardiography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