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2025年7月,香港机场,绿城前董事长张亚东准备登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却在登机口被拦了下来,此前,他已辞职去向成谜,而他身边的几位心腹高管也接连失联。
绿城,这家曾以品质著称的房企,去年账上还躺着1500多亿应收款,如今却负债高达3943亿元,彻底陷入危机,为何在短短一年内绿城从行业优等生变成债台高筑?
闯进来的“野蛮人”,一脚油门踩到底
故事得从2018年说起,一个叫张亚东的男人空降绿城,这人不是地产圈的老炮,履历很特别:中交集团出身,当过大连副市长,他上任三个月,反手就给管理层大换血,不到一年,创始人宋卫平的时代彻底翻篇,他坐稳了董事长的位子。
张亚东的第一把火,烧向了绿城项目慢,他下令,所有项目,开发周期必须从两年砍到一年,这在当时“高周转”横行的地产江湖,算不上异类,甚至被夸是“魄力”,可对绿城来说,这等于硬生生焊上了火箭。
这步险棋,起初确实走得风光,绿城的销售额像坐了火箭,从1500亿窜到3500亿,行业排名也从17挤进了前7,那些年,张亚东是地产界最亮的星,所有人都夸他棋下得快,却没人看见,引线早已悄悄埋下。
真正的转折点,是2020年,“三道红线”一声令下,整个房地产行业被踩了急刹车,万科在喊“活下去”,碧桂园在收缩战线,所有人都准备勒紧裤腰带过冬,只有张亚东,选了一条最野的路——逆势扩张。
当同行们都在变卖资产、拼命降负债时,他正带着绿城在全国疯狂扫货,上海的“地王”,杭州的高溢价地块,一块接一块地吞,短短几年,四百多个亿的真金白银,眼都不眨就砸了出去。
钱从哪来?借的,杠杆一撬再撬,风险的雪球也越滚越大,股东大会上,质疑声像浪一样拍过来,他却依然豪情万丈地公开喊话:“绿城要冲进三个前十!”
他似乎笃信,只要船造得够大,就能撞开冰山,碾过风暴,可惜,市场不听任何人的豪言壮语。
账本的崩塌,与桌下的“小动作”
2023年的财报,像一记耳光,扇在所有人脸上,毛利暴跌,净利润大幅缩水,到了2024年,净利润率甚至跌到了惊人的1%,与此同时,绿城的总负债,已经滚到了3943亿元,那个曾经以品质著称的优等生,彻底变成了浑身是债的病人。
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交集团,脸都绿了,每年给张亚东开着一千多万的薪水,结果就换来这么一份成绩单?国资的脸面往哪搁?
更让中交震怒的,是张亚东在牌桌下的动作,有人爆料,他一边减持自己的股票,悄悄套现,另一边,又被指控在暗中联合二股东九龙仓,企图引入新的战略投资,稀释大股东中交的控股权。
这在国企体系里,几乎等同于“背叛”,中央巡视组早就点过中交对绿城“控股不控权”的问题,他这一手,等于直接撞在了枪口上,这已经不是经营失误了,这是想“金蝉脱壳”。
窟窿越来越大,张亚东似乎没打算补,而是开始找后路,2024年3月21日,他递了辞呈,理由是“工作安排变动”,去向成谜,仅仅六天后,中交的悍将刘成云火速接任,消息一出,绿城股价应声大跌。
诡异的是,就在张亚东辞职的同一个月,他身边的几位心腹高管,接连“失联”,前董秘尚书臣,说去外地出差,从此再无音讯,前党委书记李森,办公室的东西都没来得及收拾,人就蒸发了。
五月,在香港机场,张亚东正准备登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在登机口被拦了下来,据说他当场解释了十几分钟,但最终还是被带走,“逃逸式辞职”五个字,重重地砸了下来,几天后,中纪委发文痛批国企领域的“逃逸式辞职”,虽然没点名,但这个时间点,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成了弃子,身后是无解的残局
张亚东走了,但绿城这盘棋,更难下了,新帅刘成云接手的,是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近四千亿的巨债,弱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盈利能力,还有被前任一把透支干净的市场信任。
然而在2024年初,绿城的母公司中交集团用一块钱的价格,把自己旗下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打包卖给了绿城,这分明是把另一个更重的包袱,甩给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儿子”。
连亲爹都公开表示不看好这条赛道了,谁又能指望绿城背着四千亿的债,独自熬过这个冬天?张亚东这盘棋,从惊艳开局,到惨淡收官,最终,他自己也成了那颗被收掉的棋子。
参考:
新浪财经--1元甩卖资产!负债473亿,管理层震荡!巨头宣告退出房地产2025-06-18 22:16
金融界--绿城换帅张亚东离任,中交系高管“空降”2025-03-28 13:01
北京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文章:让“逃逸式辞职”无处遁形2025-07-10 06:44
中华网财经--卸任两月,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在机场被“劝返”2025-07-02 14:25
绿城中国官网--绿城中国2024年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