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日闰六月十一,提醒1不吹、2不贪、3不睡、4不坐,别忘告诉家人!
2025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正值大暑时节当中,又恰逢三伏里的“中伏”,一年中最热的阶段已悄然登场。正如俗话讲,“热在三伏,大暑最毒”,烈日如火,气温直冲高点。
三伏天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算起,一路延续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因为“阳盛之极,阴气藏伏”,所以得名“三伏”。古人称其为“伏者,藏也”。
进入伏天后,地面白天吸热多、晚上散热少,热量日积月累,空气越来越闷热潮湿。人常说“蒸笼三伏,汗不离身”,说的正是这种湿热交蒸的体感。
在这样的气候里,农作物却迎来生长黄金期。阳光、雨水齐聚,“雨热同季”正适合拔节抽穗。老农常言:“大暑种田田变金”,说的就是这节令里的旺相之势。
今日闰六月十一,正值中伏期间,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今日是闰六月十一,正当中伏当头,热气不减,湿气缠身,确实是“热蒸湿困”的典型阶段。民间常讲,“中伏一蒸,人倦如绵”,人容易感到闷沉无力。
这时候很多人贪凉,冷饮不断,其实“冰入肠胃,热气难散”,吃多了反而不适。古人有言,“贪一时清凉,坏一身热气”,意思很直白,凉快要有分寸。
在这湿重的时候,也要留神环境通风,避开闷热角落。空调虽好,也得讲究方法,“风不过头,凉不过骨”,吹得太猛反倒让人更难适应。
伏天中段最容易让人困倦贪睡,但“午眠一过,夜梦纷纷”,久睡伤神,适当小憩才是稳妥之道。中伏虽闷,却也藏着节令里的调和之法,就看是否拿捏得当。
故,今日闰六月十一,正值中伏期间,赶在大暑时节,有空没空,提醒牢记:1不吹、2不贪、3不睡、4不坐,别犯忌讳,记得自己注意,更别忘了叮嘱家人,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讲究,有没有道理!
1不吹:不能猛吹空调
2025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正处大暑节气,又逢中伏时段,热浪滚滚,湿气沉沉,正所谓“暑来蒸骨,中伏难熬”。空调成了避暑利器,但若贪凉过度,反易生困。
大暑之际,空气湿重、气温高涨,是一年之中最闷热的阶段。古人有言,“三伏不过小心凉”,意思就是热归热,该避的寒气不能招惹。猛吹空调、冷水洗澡,看似解暑,实则易困倦身心。
冷饮虽爽,但冰入腹中,“快一时,寒一夏”,体感一凉,表面舒适,深处却易积寒。民间讲,“三伏贪凉,秋后难当”,讲的正是这个理儿,清爽不能靠强冷支撑。
歇伏这段时间,讲究一个“避暑有度”。不直吹冷风、不贪冷饮,顺着气候来,才是伏天里的稳当之道。让凉风缓缓来,不扰体内节律,才是真正懂得过三伏。
2不贪:中午不能贪睡过长
2025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正值大暑与中伏交汇之时,热浪蒸腾,酷暑难挡。烈日当空,空气仿佛都在发烫,不少人习惯中午小憩片刻,图个舒缓身心。
不过中伏时节阳气外浮,正是“暑湿夹攻、人易倦怠”的阶段。午间若贪睡太久,醒来反而昏沉乏力,民间讲:“子时补阴,午睡养阳,贪多则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这时讲究的是“短歇解乏,不宜沉睡”。古人也提过“调息顺时”,就是顺应天时而行。三伏天中午稍作休息,半小时左右正好,既不扰节律,又能提神补力。
高温未退,湿气未散,作息上多点节制,反而更从容。适当闭目静坐,胜过沉沉入梦。这样过伏,才算稳当。
3不睡:不能睡凉地板
2025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正值大暑深处、中伏正浓,白天热浪滚滚,夜晚也闷得让人难以入睡。“三伏无风夜,热得人心乱”,不少人图凉爽,索性直接睡到地板上。
可这地面虽凉,却藏着湿气。老一辈常讲:“贪一夜凉,受一身寒”,热气虽逼人,身体一旦贴地太久,寒湿便趁虚而入,反倒让人越睡越难受。
大暑时节湿度高,空气中的水汽难以挥发,地板潮气重,睡得时间一长,肩背酸软、四肢乏力,不是“凉快”,而是“困顿”。躺床上睡,反倒能保持干爽,避免受潮。
三伏天讲究藏阳守气,“睡觉离地三尺高”,不单是生活经验,也是顺势而行。别因一时贪凉,换来通身不适,这样的“凉”,可不划算。
4不坐:不能长时间久坐
2025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正是大暑正中、中伏正浓的时节。天气闷热如蒸笼,不少人不愿多动,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可老话讲得明白,“久坐伤肉,气滞无力”,不是没道理的。
这一时节阳气在外,若一直不动,体内气血便不畅,时间一久,整个人也跟着没了精神。正所谓“坐久思懒,动久心舒”,就是劝人在暑天更要动中取和。
哪怕只是舒展筋骨、慢走几步,都胜过长时间窝着不动。像打打太极、舒缓舞步,都是适合三伏时节的小动调气。人在闷热中,更需一点活动来调节神清气爽。
别让炎热成为偷懒的借口,中伏的动静之道,就藏在“动中藏静、静中有节”里。气顺了,心也宽了,这才是三伏天该有的步调。
总结:今日闰六月十一,正值中伏期间,赶上大暑时节,暑热拉满。不论多忙,牢记:1不吹、2不贪、3不睡、4不坐,别触这些忌,莫因一时疏忽,给自己添堵,也要记得告诉家人,别大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