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阴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印度发起了强烈的贸易攻势,不仅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还因印度持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军事装备而威胁施加额外惩罚。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言:“印度虽然是我们的朋友,但他们的关税太高,同时他们从俄罗斯购买大量军事装备和能源,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
面对这一咄咄逼人的态度,莫迪政府展现出了令人意外的冷静,印度商业部在声明中表示正在研究特朗普决定的影响,同时强调印度仍致力于达成“公平、平衡且互利”的双边贸易协议,这种姿态的背后是莫迪政府精心策划的反击策略。
虽然特朗普希望印度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但印度政府明确表示印俄能源贸易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印度石油部长直言:“我一点都不担心,如果发生什么事,我们会处理好。”
莫迪政府还向美国释放出愿意增加从美国进口油气资源的信号,这一举措表面上看是对美国的让步,实则是一箭双雕之计,一方面是这可以部分安抚特朗普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印度通过能源进口多元化,增强了自身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和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
近期有报道称印度国有炼油厂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但这并非屈服于美国压力,而是因为俄罗斯对印度提供的折扣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加上物流瓶颈所致,这表明印度在能源采购上采取的是纯粹基于经济考量的务实态度,而非被动接受外部政治施压。
面对美国希望印度购买F35战机的压力,印度巧妙地利用市场开放换取自主决定权,印度明确表示,开放国内市场并不意味着会在军事装备采购上完全依赖美国。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印度并没有从俄罗斯进行大规模武器采购,上一次重大军购是价值55亿美元的S400导弹系统,然而印度并未完全转向美国武器系统,而是坚持多元化采购战略,既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合作,又积极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同时适度引入美国装备。
这种灵活的军事装备采购策略既避免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又为印度在大国博弈中争取了更大的外交回旋空间,特朗普政府面对这一态度也陷入两难:强硬推动可能导致印度更加亲近俄中阵营,妥协则可能在国内被视为软弱。
在印度与美国的博弈中,中俄两国适时送上了“两道助攻”,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持,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近期表示,莫斯科正与新德里和北京就恢复俄印中三边机制进行谈判,这一三边合作机制最初由俄罗斯在1998年提出,俄方对三边机制始终保持积极态度,认为现在恢复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键也明确表示,中国愿意与俄罗斯和印度保持接触,促进三边合作,中俄两国正在进行“海上联合-2025”海军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派出了两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一艘综合补给舰和一艘潜艇救援船参与演习。
这次演习不仅展示了中俄军事合作的深度,也向印度释放了重要信号:在西太平洋安全问题上,中俄愿意与印度加强合作,中俄这两道助攻不仅为印度提供了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支持,也为印度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战略自主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莫迪政府清楚认识到,与中俄的合作可以有效增强印度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为其与美国的谈判增添筹码,印度在应对美国压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协议,以增强自身的谈判筹码,近期印度与英国签署了贸易协议,成功保护了其敏感的农业部门免受关税减让的影响。
印度还与马尔代夫、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就贸易协议进行了深入谈判,印度还积极参与金砖合作,该组织目前已扩展至11个成员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和伊朗。
在2025年7月举行的金砖峰会上,莫迪强调印度将在2026年担任主席国期间给金砖注入新活力,提出将金砖重新定义为“构建弹性和创新,促进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这种多元外交策略不仅是印度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手段,也体现了印度作为崛起大国的全球视野:在坚持多边主义的同时,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倡导者。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印度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战略智慧和外交灵活性,莫迪政府通过能源和军事两大领域的巧妙反击,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避免了与美国的正面冲突。
中俄两国适时的战略支持,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后盾,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印度正在走出一条既保持战略自主又谋求多边合作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有利于印度自身发展,也将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来源
特朗普点赞“印度停止买俄罗斯石油”后才几小时,就被打脸了 上观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