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筹建民族高校的梦想被资金拦腰折断,留下的是对教育质量优先发展的现实思考。

2024年3月,广西主管部门在答复网友咨询时明确表示,原计划落户南宁教育园区的广西民族职业学院因资金筹措困难及前期审批未完成,已不具备开工条件。

不具备开工条件,广西这所高校筹建失败了?

这所2019年获准筹设、规划占地近1300亩、预计容纳1.6万学生的公办高职院校,初衷是为填补民族高等职业教育空白,如今建设进程实质性停滞。

不具备开工条件,广西这所高校筹建失败了?

不少本地网友对此表达了复杂情绪。

不具备开工条件,广西这所高校筹建失败了?

有人认为经济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本就艰难,停建新校折射出地方发展的现实困境;但更多声音指出,在高校数量饱和而就业压力加剧的当下,盲目扩张已非良策——文科生"毕业即失业"与高水平理工科人才紧缺的对比尤其鲜明。与其分散资源新建院校,不如集中力量提升现有高校实力。这种观点背后是更务实的考量:当教育"量"的积累遭遇瓶颈,"质"的突破才是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

不具备开工条件,广西这所高校筹建失败了?

职教发展喊了这么多年,真正落地还是卡在钱上。民族教育缺位确实可惜,可新建学校动辄千亩规模,财政压力肉眼可见。现有高校有些实验室设备都陈旧了,把这笔钱投进去更新硬件、引进师资,可能更解渴。现在学生挑学校就看就业率,与其搞新摊子,不如把老校的牌子擦亮点。再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没竞争力,学校盖得再漂亮也是空壳子。广西高教该从拼数量转向练内功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