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央纪委出了一份新的解读,专门管机关单位发东西的事。

这次主要是看那些穿了“新衣服”的违规操作。

中纪委亮剑!机关单位不能随便发福利,这5种福利是在踩红线

什么叫新衣服?就是看着不像违规,实际是违规。一个乡镇自己搞出了七个奖,发钱的名目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这些奖项的发放:既没有上级文件,也没有开会跟职工们商量,就是管事的自己拍板决定。

这种做法看着是给职工发钱,实际上碰了纪律的红线。

还有一种情况是:借着“加班费”的名字,给职工发超出标准的钱。或者把个人应该自己掏钱的补贴,混在单位开会的费用里一起报了。

这些花样现在都在清单上,是重点要查的对象。

有些单位的操作更隐蔽:通过工会发,或者让下边的单位发。这种绕着圈子发福利的路子,现在行不通了。

更要小心的是抢时间发钱,有的单位算着政策的空档期,在新规定正式下来之前,先把钱突击发掉,让钱先进到个人口袋里。

这种抢时间的行为,是今年要重点打击的。

一个县的交通局,就让一个施工单位帮忙给自己的职工发购物卡。

表面上看这是施工企业的一点“心意”,实际是拿手里的审批权力做的交换。

还有街道办事处,编造假的活动花销,把钱套出来给职工发补贴,账本做得再好看,也顶不住大数据查账。

中纪委亮剑!机关单位不能随便发福利,这5种福利是在踩红线

纪委的大数据查账系统不是一个摆设,它能看到每一笔钱的去向。

福利发不公平也是个大问题。有个国企发年终奖,领导拿了八万,普通职工只拿到两万。

单位的说法是:“按照贡献大小来分配”。这种说法实际上制造了单位内部的不公平,不是什么激励。

纪委这次查违规福利,不是要把正当的福利都取消掉。

目的是不让一些人把“好事”办歪了,把规矩弄乱。

职工自己也要注意:单位发的福利如果是特供的烟酒、高档茶叶,或者过节发的名牌礼盒,看着好,其实有问题。

就有单位因为用公家的钱组织大家去泡温泉度假,最后被通报了,这种“福利”没人敢要。

正常的工会慰问品,可以大大方方地拿,但要是碰见超标的购物卡或者只给有关系的人发的福利,就要多想一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