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的印度为何不行?莫迪决定和特朗普撕破脸,向美国下达最后通牒,若再不妥协,小心等来的就是印度的报复。
据新华社7月4日消息, 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印度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印度怎么突然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要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难道莫迪是打算和特朗普撕破脸了?
其实早在6月30日,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就对特朗普划出两条红线,她说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大而美”的贸易协议,但是农业和乳制品是印度的两条底线。
但是美国却希望让转基因作物进入印度农业市场,让美国的乳制品进入到印度的消费市场,这将一举动摇印度的根基。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有2.5亿小农,如果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进入到印度的农业市场,将会对印度本土农作物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让印度本土农作物消失在印度农业市场上。
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印度农业市场上从种子、化肥、农药、农产品甚至土地都会被美国粮商巨头掌控。
印度贸易代表坚决反对特朗普的政府的这一要求,他们称这些作物可能“伤害农民并影响食品安全”,而西塔拉曼对此也说, “我们不可能做任何会削弱我们的农业和农民地位的事情”。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
要知道莫迪政府执政的根基就是广大的印度农民,而特朗普政府的这个要求完全没有考虑这一点,若莫迪政府真的答应了那和“自寻死路”没有区别。
不过中国能做到让美国妥协退让,印度真的也行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美国的消费市场离不开中国生产的产品,而且中国手中捏着稀土产业链这一王牌,不仅美国拿中国没招,全世界都拿中国这一点没招。
那印度手中有没有这样的王牌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没有的,印度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或许能够让美国在短时间内妥协,但是长期来看,美国对印度农业市场以及汽车制造市场的核心诉求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莫迪此举顶多是能够让特朗普政府继续延长与印度的“对等关税”暂缓期限,为印度的战略布局再争取一些时间。
而在莫迪宣布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之后,他将会采取三条措施来挽救印度的经济市场,同时白送中国三个战略机遇:
第一,加强与东盟十国的经贸往来。莫迪会加速推进印度与东盟建立自贸区,此举印度是在效仿中国。不过莫迪此举既对中国有不好的影响也对中国有好的影响。
不好的地方在于印度开始与中国抢占东南亚这个市场;但好的地方在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加深可以限制印度对中国的战略野心,因为东盟整体上来说是亲中的,若印度想要融入这个圈子那么就必须削弱自己的野心,收敛自己的霸权行径。

第二,加强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印度方面最近频频发布言论称大夸特夸金砖组织的作用,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发表言论称,金砖国家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金砖国家要团结起来推进国际体系的改革。
而在这之前莫迪也曾对媒体表示,作为创始成员国,印度致力于将金砖国家打造为新兴经济体之间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和多极化的世界秩序。
印度对金砖组织的突然转向正是希望加强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贸易往来,希望借助金砖平台为印度开辟一条新的贸易路线。
这对中国来说自然是好事,因为金砖组织的团结对中国的好处最大,这有利于中国实现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的战略任务,同时确保中国与金砖各国的贸易通畅无阻。
第三,加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步步紧逼终于让莫迪意识到印度只不过就是美国的一枚棋子,所以与其当美国棋子还受气,那还不如与中国搞好关系,与中国开展贸易,或许还能挽救印度的经济市场。
莫迪可能实施的这三个措施都有利于中国,等同于是让中国白捡三个战略机遇,总而言之印度与美国保持距离对中国来说总体上是有好处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