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5月23日),我将点评一件重要的事,即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学生。这不仅会影响哈佛未来招收外国学生的进度,还将迫使目前在哈佛就读的外国学生考虑转学。

这件事的重要性与严重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体现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学术自由的干预,还可能对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留美学子的生存产生影响。

哈佛一夜巨变,特朗普杀一儆百,寒蝉效应正席卷全美

此外,哈佛大学是美国最重要的学府之一,素有自由主义的传统,如果哈佛大学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那么包括州立大学、私立大学在内的其他大学,会不会受到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学术自由作为美国宪政体制,或者说公民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会不会受到影响?

兹事体大,讨论这个问题不仅对朋友们具有实用价值,对于我们认知和预判美国社会的长期演变也有非常高的价值。

01

长话短说,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之间的矛盾并非近日才有,其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内部极端保守的价值观,与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美国大多数自由派大学的价值观有着根深蒂固的冲突,甚至与美国自由派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等也有冲突。

特朗普政府和哈佛大学爆发冲突的直接导火线,是今年美国大学校园内爆发的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抗议活动。

按理说,美国校园内爆发这一系列抗议活动,是因为美国大学素来的自由主义传统,但这个传统某种程度上并不容于特朗普政府。

因此,从4月份开始,特朗普政府以误发一封电子邮件为契机,对哈佛大学施加了一系列压力,要求其禁止校园内的一些自由主义活动,特别是那些支持巴勒斯坦的“反犹主义”活动。

特朗普政府还威胁哈佛大学,如果不采取行动,他们将失去联邦政府的经济支持。

对此,哈佛大学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学校的教授、学生和知识团体,尤其是校长都提出了反对意见。

哈佛一夜巨变,特朗普杀一儆百,寒蝉效应正席卷全美

双方僵持之下,这件事就一路发展到现在的局面。

昨天(5月22日),特朗普政府以国土安全部部长的名义,向哈佛大学发出禁令,要求其立即停止招收外国学生,并且目前在校的外国学生也必须转学。

02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考虑几个因素。

第一,哈佛大学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及其后续走向,即哈佛大学是否会向特朗普政府屈服?

第二,无论哈佛大学是否屈服,这一事件是否会对其他美国高校产生寒蝉效应,造成一些潜在的心理暗示?

一方面,这关涉到美国大学对中国及其他外国学生的招生情况,以及准备赴美留学或正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未来命运;

另一方面,这还触及到美国素有自由主义传统的学术界和媒体界,未来会不会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冲击与动摇。

这两方面有许多需要观察和研判的地方,一方面我会提出未来观察和思考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结果和未来的延续性。

目前,哈佛大学依然坚决反对,并且计划通过法律手段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所以,这个问题最终可能需要美国司法部门,即最高法院来解决。

然而,在法院作出推翻特朗普政府的裁决之前,哈佛大学恐怕只能暂时停止招收外国学生。

坦率地说,哈佛大学作为一所拥有389年历史,并以自由主义传统著称的学府,尤其在美国,作为自由主义的灯塔,其国际影响力和声誉无疑将受到此次禁令的影响。

近年来哈佛大学招收的外国学生比例已经在逐步下降,尤其是来自亚洲的亚裔学生。

而如今的禁令宛如分水岭,从明天起,哈佛大学的外国学生招生计划将全面停止。目前在读的哈佛大学外国学生,在不同程序和速度上可能将面临转学的境遇。

不论哈佛大学是否选择上诉,也不管法律的最终判决结果如何,舆论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支持哈佛大学,另一种则是支持特朗普。

未来的情况,要么是特朗普政府继续对其他自由主义精英大学发出威胁,施加各种禁令;要么,就是这些大学自己剪掉一些自由的锋芒。

哈佛一夜巨变,特朗普杀一儆百,寒蝉效应正席卷全美

这一剪不仅损害了美国内部所谓的自由传统,同时也对美国的国际声誉、美国高校的国际声誉造成伤害。

此外,对于有意赴美留学的学生而言,这无疑会产生一种寒蝉效应。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杀一儆百。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悠久且享有极高声誉、自由主义传统最为兴盛的学府,如果能够屈服,那么其他大学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将不再有异议。

所以,这件事情可大可小。

从实用价值的层面来看,如果朋友们有子女准备赴美留学,或是正在美国留学,那么就要密切关注当前的形势。

从认知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层面来看,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个是寒蝉效应,另一个就是有的大学可能会在思想上自我限制,不敢展现其自由主义的锋芒。

03

目前,我们尚无法预知未来的特朗普政府是否会连任,美国的民粹主义传统又是否会持续等等。

记得在去年11月份,特朗普刚当选还未上任时,许多人就表达了对美国未来的观察。

有人认为美国会衰败,美国宪政民主将会被特朗普政府全盘摧毁。我则认为,既不宜过分悲观,也不应过于乐观。

所谓的不宜过分悲观,是因为美国的建国之父们,还是为美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使特朗普政府可能试图推翻或动摇这些基石,但这些基石依然难以被撼动。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基石虽像磐石一般,也许连续摇动数十次也不会立即倒塌,但它们可能会逐渐松动。

一旦这些基石开始松动,就有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倒塌的可能性,这一情况我们还需继续观察。

要观察现在的美国宪政,就要看它的国会。而在其他领域,大概有四大基石:新闻自由、学术自由、司法独立、公民社会。

虽然这些基石难以量化,但假以时日,它们在经过多次的冲击下就会受到动摇,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崩塌的效应。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特朗普实际上是将哈佛大学作为一个杀一儆百的范例,来对其他大学包括自由主义媒体等,形成一种寒蝉效应。

这一事件的发展脉络、思考方向和逻辑框架,以及路线图,我已经为大家勾画好了,我们仍需继续观察后续的发展情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