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一,

东野圭吾的《恶意》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这段话描述了人内里的那种极端“恶意”。

但显然东野圭吾还是不了解,或者没有见识过更深的那种恶意。因为即便是上面这段话描述的恶意起码还是有朋友这样一个纽带的。有了这个纽带,或许就会存在因嫉妒产生的恶意,因朋友之间地位不平衡而产生的内里极端恶意。

二,

最可怕的恶意是什么?

是下面这种,四个人到人家店里免费充电,走的时候将充电线撕碎的行为,无冤无仇,无有利益纠葛,无有情感上的纽带,仅仅只是遇到你,就遇到了恶。这种无来由的恶意才是最可怕的!

这个事件从店主发布视频再到媒体纷纷报道,我几乎在全程无死角的找寻这件事的蛛丝马迹,试图找出一点这个男子搞破坏的原因来,但很遗憾的是找到最后也没发现一点点的矛盾之处,而这就是最可怕的恶!

三,

这种恶,说是恶仿佛又有那么一点文明,用市井的话来说就是坏,缺德玩意儿。

而且它们的共性是那种怯懦的坏,在做这些坏事的时候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阴暗角落。

诸如那些骑共享单车的人,临走的时候会用随身带的尖刀将两个轮胎都给戳破,在扎的时候它们自己都是畏畏缩缩的。

如果是因为自己花钱体验不好这起吗事出有因,实则不然,就是纯粹的坏。

像几天前上海那个将猫咪关进快递柜的坏货也是这一类人。

猫咪和它有丝毫的利益纠葛吗?答案显然是没有的,这个穿着迷彩的男子就是受本能驱使着来做这样一件事。

四,

生活中要远离这类本能坏的人。

如何区分?

几个画像吧:

一是但凡嘴里都是宏大,眼睛里毫无个体的人,本能上都非善类;

二是日常在言语和行为上对与自己没有利益纠葛,没有情感纠葛也会恨意滔天的那种人,本能上也一定不是善良的。最浅显的比喻,三个人一起聊某个优秀的人,结果其中一个完全与那个优秀人不相识的忽然来上一句很恶意的话,诸如是靠姿色才有今天的成就啥的,这类人也一定非善良的。

三是,见到他人发生灾难,而这个发生灾难的人与自己又无仇怨的基础上幸灾乐祸者,这类人一样不可交,及时远离。

四是,无责任,无担当者,基本不会心怀善念。

五是,对优秀者贬低,借以彰显自我优越感的人,这类人虽不至于坏到骨子里,但也查不到哪里去。

这几天诺贝尔奖比较火,网络上的这类话术者,现实中一定不要与之交朋友。

五,

人这一生需要对抗的就是恶,坏,与外界对抗,与自身对抗。

“我们称之为恶的东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稳定性,它驱使人类超越自身,走向深不可测的境地,仿佛大自然从其古老的混沌中,将一份无法根除的不稳定性遗留给了我们的灵魂。”

这段话是茨威格说的。

谢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