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首次访问蒙古国##日本天皇首次访问蒙古国#7月6日,日本德仁天皇夫妇开启了对蒙古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将在蒙古国向二战日本战俘纪念碑献花。这个安排让很多人纳闷:作为二战受害国,蒙古国为何要对曾经的侵略者如此礼遇?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现实考量。1. 蒙古国:穷得只剩资源,急需“第三邻国”撑腰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经济全靠挖矿(铜、稀土、煤),但运输得靠中俄的铁路,价格被压得死死的。日本早就盯上这些资源,过去20年一直在蒙古国投资矿场、修铁路,但规模不够大。这次天皇亲自站台,就是给日本企业铺路。同时,蒙古国一直想摆脱对中俄的依赖,搞了个“第三邻国”战略,拉拢美日。天皇访问就是给蒙古国“长脸”,显得它外交上“有选择”。2. 日本:洗白历史+牵制中俄二战末期,约2万名日本关东军战俘被苏联送到蒙古国做苦力,近十分之一死在了那里。后续,自1991年起,蒙古国开始接受日本大量经济援助,而日本通过“草根计划”向蒙古国基层学校、医院、基建砸钱,甚至帮乌兰巴托建图书馆、歌剧院。拿人手短,蒙古国政府自然要在历史问题上“配合”日本。于是在2001年,蒙古国就曾应日本要求,在乌兰巴托郊外修建日本战俘纪念碑,并后续提供了1万多名死亡战俘的资料。这次天皇访问,不过是这种“交易”的延续。并且日本绝口不提自己当年在亚洲的暴行,反而借机强化“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模糊侵略责任。更深层的是,日本想通过拉拢蒙古国,在中俄后院插根钉子。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敏感,日本如果能在这里扩大影响力,未来就能配合美国,在亚太围堵中俄。3. 文化入侵?软刀子更狠天皇夫妇参加蒙古国的“那达慕大会”(相当于中国春晚),皇后雅子还和蒙古总统夫人聊育儿、女性权益。这些看似“友好”的互动,其实是文化渗透——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日蒙一家亲”的形象,让蒙古国年轻人对日本产生好感,方便日后推广日本产品、技术甚至价值观。上边也说了,日本给蒙古国大量援助,蒙古国立大学甚至设有“蒙日文化中心”,免费教日语、放日本电影,日本志愿者还在蒙古国乡村支教,传播日本文化。如今,70%的蒙古国人对日本有好感,甚至有些孩子把日本当“邻国”。而为啥蒙古国不记仇?只能说蒙古国的观点是利益面前,历史算啥。蒙古国二战时确实被日本欺负过,但现在的蒙古国政府更关心怎么搞钱。日本给投资、给技术,还能帮它平衡中俄,这点“历史恩怨”当然可以放一边。说白了,这场访问根本不是“重申两国友谊”,而是日本用资源合作换历史洗白,蒙古国用“配合表演”换真金白银。至于文化入侵?只要钱给够,蒙古国可能巴不得被“入侵”呢。当然,只顾蝇头小利而不顾是非黑白,这也说明蒙古国的格局就这么点了。

日本天皇首次访问蒙古国有何现实考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