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最近在追于和伟老师主演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革命,最终沦为出卖同志的叛徒
这般反差令人难以置信,蔡孝乾的名字至今仍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他自己却在台湾安稳地生活了三十多年,直到1982年才离世。

蔡孝乾1908年出生在台湾彰化,年少时就投身革命;1925年,他17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台湾的年轻人,若要跨过海峡到大陆参加革命,自身就得具备很大的勇气与觉悟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光参与了革命,还跟着红军走完了艰苦的长征路,成为了唯一一位完成此壮举的台湾籍共产党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孝乾在山西敌后的根据地开展工作,表现颇为良好,解放战争初期,组织鉴于台湾即将回归祖国怀抱,急需在台湾岛内构建可靠的革命力量。因蔡孝乾有丰富革命斗争经验,且是台湾本土出身,所以成为合适人选
1946年7月,他悄悄返回台湾,着手筹建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刚开始的时候,那工作可真是相当艰难,那时候国民党刚在台湾确立起统治,众多势力错综复杂,蔡孝乾得在这样的环境里把分散的革命力量重新给整合到一块儿。
他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且对台湾社会十分了解,很快便打开了局面,在短短三年间,台湾地下党组织发展至1300多名正式党员,动员的群众近5万人。

当时那个成绩可算是个奇迹,要知道1947年爆发的二二八事件,使得台湾社会对政治活动格外敏感,任何组织活动都存在很大风险。
处于高压环境里蔡孝乾让组织持续运作,还成功渗透到教育、文化、军政等好几个领域,为之后解放台湾的行动打下基础

这让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都对他的工作给出高度评价,双方约定好:一旦解放军登陆台湾,地下党就马上发动全岛的武装起义。
但权力与金钱渐渐侵蚀着这位曾经的革命者,至1948年,蔡孝乾的生活作风出现了问题,他以经商为幌子,实则沉迷于吃喝玩乐的生活之中。
更严重的是,他和自己年仅14岁的小姨子马雯娟有不正当关系,这种行为既突破基本道德底线,又严重违反党的纪律

华东局的张执一很早就察觉到蔡孝乾的异常表现,多次向上级建议更换台湾省工委书记的人选。
但是那会儿懂台海情况还能挑重担的干部实在太少,这是个问题,蔡孝乾虽说私生活不怎么样吧,但他掌握着台湾地下党核心机密,要是随便换人的话,没准损失会更严重。组织只能一边加强对他的监督,一边寻找合适的接替人选。

危机终于在1949年爆发。7月份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因为创办进步刊物《光明报》而被捕,在严刑逼供下,他无意中说出了“老郑”这个代号。
到了10月份,高雄市工委书记李汾被抓后,在严刑拷打之下终于招供,道出了省工委副书记陈泽民的身份,虽然特务们有了这个重要线索,但一时还无法确定“老郑”的真实身份。

陈泽民被抓了之后,特务们在他笔记本里发现有“老郑”这么个说法,经过一番严刑拷打,陈泽民最后把蔡孝乾的住址还有身份给说了出来。
此时台湾地下党的核心机密已暴露大半,整个组织正面临着灭顶的危险,1950年1月29日,保密局行动处处长谷正文亲自出马,在台北将蔡孝乾抓获。

让人没料到的是,这位经历过长征考验的老党员,面对国民党的审讯一点都不慌张,既不承认自己的身份,也不透露任何情况。
特务们欲施酷刑之际,蔡孝乾趁一次外出逃脱,藏匿于台湾中部山区,逃亡生活的艰苦超出了蔡孝乾的想象。在嘉义山区躲藏了两个月后,这个已经习惯了城市舒适生活的中年男人再也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

1950年4月,他冒险进入台南市区,想要享受一顿西式大餐,结果被早已布控的特务当场抓获。
蔡孝乾第二次被捕之后,彻底丧失了抵抗的意志,谷正文准确地把握住他贪恋安逸生活、放不下马雯娟的情感软肋,
在特务的威逼利诱下,蔡孝乾提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条件:只要让马雯娟到监狱中陪伴他,他就愿意交代一切。当时的马雯娟还不满17岁,正是花样年华的少女。

叛变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在短短一周时间内,蔡孝乾交出的名单导致400多名地下党员被捕,连带受到牵连的人员更是多达1800余人。
一个接一个被抓的重要人物有:华东局特派员朱枫、“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
那些革命者在生死关头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朱枫临刑前面对特务的镜头,依然露出坚定的笑容,吴石将军直到牺牲,也始终不肯透露半点机密

台海局势因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彻底改变,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刻宣布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原本计划解放台湾的安排便被推迟了。
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力投入抗美援朝战争,无暇顾及台海局势,海峡被美军严密封锁,不仅无法派人去台湾执行特殊任务,就连最基本的情报传递都很艰难

更为严重的是,台湾地下党组织让蔡孝乾这么一叛变,直接就全给毁了,省工委的那四个主要领导人都给抓起来了,下面各级的组织也全被一锅端。
少数存活下来的革命者,有的隐匿于深山老林之中,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有的身份已然暴露,正遭受通缉,在此情形下,即便大陆想要对蔡孝乾采取行动,也缺乏足够的执行力量。
国民党对蔡孝乾实施了精心的保护举措,他们知晓这个叛徒的价值,不仅没有过河拆桥,还给予他颇高的待遇

蔡孝乾先是被任命为保密局设计委员会委员,之后升任情报局匪情研究室副主任,军衔达到少将;更为关键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特务机关的严密监控之中,外人压根没办法靠近他
在国民党的庇护下,蔡孝乾开始他那所谓的“学者”生涯,他写了《江西苏区·红军西窜回忆》这类好几篇回忆文章,恶意歪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给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帮忙。
从这些文章中,能看出一个叛徒的恶劣模样,因为文中满是对以前战友的诋毁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污蔑

三十来载一晃就过去了,因年岁渐长,蔡孝乾身体日渐衰弱,1982年他因病在台北辞世,终年68岁,
从表面上看,这个大叛徒似乎逃脱了历史的审判,安然度过了余生。但历史的秤杆向来公允,遭蔡孝乾出卖的革命烈士,他们的名字会永刻人民心间
朱枫烈士的遗骨早归祖国大陆,安于浙江镇海的烈士陵园;吴石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传播颇广

张志忠、陈宝仓等人也都拥有了相应的历史地位,相较而言,蔡孝乾这个名字只会让人联想起背叛与耻辱,成为后人用以汲取教训的反面实例。
真正的胜利者可不是那些苟且偷生的叛徒,反而是那些为了理想信念宁死都不低头的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啥是忠诚、啥是信仰、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蔡孝乾虽然多活了三十年,但他活得毫无尊严,死得也毫无价值,这难道不是最严厉的惩罚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