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刚对英伟达最后裁决,黄仁勋反而给中方一个忠告,拒购芯片已开始
271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英伟达芯片里可能藏着‘眼睛’,你还敢继续用吗?
”
9月15日,一纸公文把这条疑问砸进每个中国工程师的微信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认定:英伟达在中国存在垄断行为,调查升级。
不是吓唬,是实锤——捆绑销售、歧视性条款、芯片里疑似留有远程定位后门,每一条都踩红线。
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间分成两派:一边忙着备份数据,一边忙着抄底股价。
可真正让圈内人后背发凉的,是那份“安全证明材料”的缺席。
英伟达交不出,中方也就不再客气。
芯片里的“暗门”到底长啥样?
独立安全机构最近拆解了A100、H100两款热门GPU,发现远程管理模块在固件里留了“调试接口”。
翻译成人话:只要网络通,芯片就能被唤醒、读取内存,甚至改写运行日志。
英伟达去年拍着胸脯说“绝无后门”,如今报告甩脸上,公关部只剩一句“技术误解”。
误解?
谁家误解能精准定位到机房机柜号?
黄仁勋人在伦敦,隔空喊话“不是零和游戏”。
可国产GPU的跑分已经贴脸输出:华为昇腾910B在ResNet-50训练任务里,只比A100慢3%,功耗还低18%。
更扎心的是价格——同档位英伟达卡卖7万,国产报4万5,量大还能再砍。
数据中心采购群里,甲方一句“先买两百片试试”,乙方直接回“现货,下周到库”。
风向变了,连寒暄都省。
有人担心“国产会不会卡脖子返场”?
现实是,国产链也在卷。
寒武纪把驱动开源,兆易创新把SDK做成一键安装包,生怕开发者嫌麻烦。
反观英伟达,RTX Pro 6000D号称“中国特供”,CUDA核心却被砍了20%,跑大模型直接掉帧。
客户群里吐槽:“特供版=特坑版。
”
更微妙的是时间线。
美国那边刚把对华AI芯片禁令再收紧,这边反垄断调查就升级。
不是巧合,是精准反制——你卡我企业,我查你龙头。
商务部发言人的原话:“任何技术歧视,都会付出代价。
”潜台词:战场不止在关税清单,也在每一行固件代码里。
普通人该慌吗?
其实早被悄悄保护。
某云厂商工程师透露,去年开始,新上架的GPU实例默认屏蔽了英伟达的远程更新通道,“怕半夜被太平洋那头的‘维护’吵醒”。
而国产芯片的装机量,在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训练集群里,已经从5%飙到34%。
不是情怀,是账本——省下来的电费,够再养一个算法团队。
至于英伟达下一步?
黄仁勋的邮件已经发到合作伙伴邮箱:愿意在中国设“透明实验室”,开放固件审查。
听起来诚意满满,但实验室选址在上海自贸区,审查权归谁?
邮件没提。
有代理商直接吐槽:“翻译一下:继续卖,但规矩听我的。
”
反垄断调查不是终点,更像发令枪。
国产芯片、系统软件、开发者生态,整条链路都在加速。
有人算过账:如果国产GPU再迭代两代,就能把训练成本打对折。
到那天,英伟达的高端卡会不会变成“收藏品”?
谁也说不准。
唯一确定的是,中国数据中心的机柜里,越来越多的风扇正在吹向国产芯片的散热片。
至于还在观望的采购经理,群里的建议很直白:“先囤三个月库存,给国产留窗口期,也给英伟达留体面。
”体面这东西,一旦撕破,就再也缝不回去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