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日本人始终想不明白:为何美军打得下硫磺岛,却始终拿不下上甘岭
692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日本人至今想不通的战役真相:1952年朝鲜战场上甘岭,装备精良的美军败给炒面加步枪的志愿军,这场用坑道对抗钢铁的战争,揭开了现代军事史最反常识的战争逻辑——钢筋水泥打不过精神信仰。
硫磺岛战役里美军碰到的确实是死亡艺术大师。
栗林忠道把整座岛挖成九层地下城,反斜面工事连B29地毯式轰炸都打不穿。
日军三周内让美军付出了日均800人伤亡的代价,折钵山岩洞里至今还留着用血刻的"玉碎"标语。可这种武士道精神是带着军国主义的镣铐跳舞,当美军祭出凝固汽油弹灌坑道的绝杀招,硫磺岛变成烤炉只是时间问题。
上甘岭的坑道可不一样。看过朝鲜军事博物馆的文物就知道,志愿军用油桶改装的通风设备,铁轨焊接的防爆门,能把普通坑道升级成三层立体工事。关键是他们用"零敲牛皮糖"战术,把美军火力优势拖进消耗战泥潭。美军每天30万发炮弹炸山,结果发现山头越炸志愿军反击越狠——范佛里特弹药量撞上了东方战争智慧。
说到底是战争性质决定了胜负手。硫磺岛的日军是困兽之斗,守着注定沉没的破船。上甘岭的志愿军背后是刚站起来的四亿五千万同胞,每个战士都知道坑道里多守一天,板门店谈判桌上就多块筹码。看看战史里的细节:十五军战士用罐头盒当警报器,用尿浸湿毛巾防毒气,这些战场生存智慧可比武士道的"板载冲锋"实用多了。
有个数据对比特别扎心。硫磺岛日军平均每颗子弹造成0.15个美军伤亡,上甘岭志愿军平均每颗手榴弹能消灭5个敌人。这哪是武器代差能解释的?日本研究了几十年都没搞懂,他们当年缺的不止是T34坦克,更缺"一条大河波浪宽"的信仰支撑。现在东京防卫研究所还在复刻坑道战术,可他们永远复制不了夜幕下背着步话机高呼"向我开炮"的决绝。
别说日本人想不通,当年麦克阿瑟到死都没整明白。五角大楼解密文件显示,克拉克在停战协议签字时嘀咕:"我们在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话送给所有迷信火力优势的军事家正合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