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历史上的超级大国换了一茬又一茬,却没一个能一直稳坐第一?

其实不是它们不够强,而是每个时代的“超级大国门槛”都在变高,到今天这门槛已经高到快顶到天了。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而中国,恰恰踩在了这个“最后门槛”上,按历史规律看,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要聊透这个事,得先看看过去的超级大国都是怎么起来的,这里面藏着三条绕不开的规律。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第一条是产业控制力,谁能攥住当时最核心的产业,谁就能当老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靠蒸汽机搞纺织、挖煤炭,巅峰时产业产值占了全球40%。

那时候全世界穿的布、用的机器,好多都来自英国,它成“日不落帝国”一点不意外。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成了新主角,美国抓住了这个机会。

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产能飙到全球50%,盟军缺的枪炮、物资,大多是美国造的。

这时候美国取代英国,成了新的超级大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现在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原子能这些技术成了核心,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占了全球35%。

这个数看着没美国当年高,但要知道,现在中国的产值已经超过了全球第二到第十名的总和。

有人预测,到2030年中国这一比例能到45%,到时候在产业链上的优势会更明显。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第二条规律是人口规模,每个时代的超级大国,需要的人口都比上一个多。

最早的西班牙帝国,就靠几百万人口,凭着会造船、能造火器,控制了大半个美洲。

可人口少也有短板,它的产业就那几样,撑不起长期的霸权,后来很快就下来了。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英国崛起时,人口到了几千万,刚好能支撑蒸汽机时代的分工需求。

纺布的、造机器的、修铁路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几千万人口刚好填满这些缺口。

美国接棒时,人口已经过亿,电力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更复杂,没人可不行。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而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的人口规模,直接跳到了10亿级,中国刚好有14亿人。

全球能达到这个人口规模的国家没几个,这就把很多想争超级大国的国家挡在了门外。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第三条规律是技术匹配度,光有人口和产业还不够,得跟得上技术革命的节奏。

英国靠蒸汽机起来,但后来电力技术出现,它没跟上,慢慢就被美国超过了。

美国在计算机、原子能领域领先了半个世纪,可它只有3亿人口。

现在新兴产业越来越多,3亿人根本覆盖不过来,只能拉着盟友一起干。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中国就不一样了,14亿人口能撑起各种技术研发,现在在64项关键技术里,已经领跑了57项。

像核能、电动汽车这些领域,中国已经走到了全球前面,AI、量子通信也快追上了。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有了这三条规律打底,再看中国的优势,就会发现这些优势几乎没法复制。

首先是规模优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产业门类的国家。

具体来说,就是3大门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从造钉子到造飞机都能自己来。

美国就算拉着盟友,也凑不齐这么全的产业,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而且中国的科技集群也多,2024年全球百强科技集群里,中国占了26个,比美国还多。

这些科技集群就像一个个创新小引擎,合在一起就能爆发出大能量。

还有“一带一路”,中国通过修铁路、建港口,把亚非拉很多国家连了起来。

这不光是赚点钱,还能控制关键的矿产资源和贸易路线,影响力慢慢就铺到了全球。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其次是质量优势,中国的人口素质这些年提升得特别快。

202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了60.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快11年了。

简单说,就是能干活、会干活的人越来越多,这给产业升级打下了好基础。

研发投入也在涨,现在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的论文数量,跟美国不相上下。

核电技术更是领先美国10到15年,计划到2035年再建100多座新核反应堆。

工程师数量就更不用说了,全球第一,光技能人才就有2亿多。

从基础研究到把技术变成产品,每个环节都有人能顶上,这是印度比不了的。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最后是制度优势,中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重大工程特别快。

就说高铁,中国用15年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铁网,连偏远地区都能通高铁。

再看美国,很多城市的地铁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想修条新的,好几年都动不了工。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而且中国的科技政策很稳定,一直把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放在前面。

通过减税、给研发资助,鼓励企业搞创新,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论文数量就超过美国了。

面对老龄化,中国也没学美国靠移民,而是搞工业自动化、用机器人和AI替代人力。

这样既解决了劳动力不够的问题,又能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不用看别人脸色。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为啥说中国可能是最后一个超级大国?关键是地球的资源和技术天花板已经快到了。

先看资源,超级大国需要的人口越来越多,从几百万到十几亿,下一个就得几十亿。

可地球就这么大,土地、矿产这些资源根本撑不起几十亿人口的超级大国。

中国14亿人现在的资源消耗,已经占了全球不少份额。

要是再有个国家想复制中国的路,按14亿人口算,地球的资源根本不够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过,等全球人口到100亿,资源危机就会爆发,到时候更没机会了。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再看技术,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量子计算、太空技术这些,对人口和资源的要求更高。

现在只有中美有基础搞,但美国只有3亿人,很多领域根本铺不开。

中国在6G、可控核聚变这些前沿领域已经开始布局,研发投入也一直在加。

2024年,中国在USPTO(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数量排第三,创新质量也在提升。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而且科技发展需要“蚂蚁搬家”,得靠大量科研人员一点点积累,中国刚好有这个条件。

每万人里的研发人员数量,中国比印度多不少,慢慢就会形成别人超不过的优势。

还有文明发展的路径,过去西方超级大国崛起,靠的是殖民和战争,抢别人的资源。

中国不一样,靠“一带一路”跟其他国家做生意,你需要修路我来建,你有资源我来买。

这样大家都能赚到钱,不用打仗,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因为抢资源引发矛盾。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中国5000年的文明没断过,这种文化凝聚力跟现代国家治理结合,韧性特别强。

印度虽然人多,但民族、宗教太多,很难像中国这样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而且中国吃过错过工业革命的亏,现在又开放又自主创新,少走了很多弯路。

再给大家看几个实实在在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的全球创新指数里,中国排第11位。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要知道,前30名里只有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打破了“只有富人才能搞创新”的说法。

在低碳能源使用方面,中国进了全球前5,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占了全球30%以上。

以后全球搞绿色发展,中国的技术能帮上大忙,这也是一种影响力。

美国有个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它的报告都承认,未来10到20年。

中国在多数先进产业里,都会达到或接近全球最前沿,创新中心正在往东方移。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人口素质方面,2024年中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快96%了,高中毛入学率92%。

基础教育比很多中高收入国家都好,工人的素质自然就高。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在学的有4800多万人,普通本科生2000多万。

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比美国、欧洲、日本加起来还多,这是实打实的人才储备。

职业教育也没落下,“双师型”教师占了57.2%,十年培养了7900万技术人才。

这些人进了工厂、企业,直接推动了制造业升级,让中国的产品越来越有竞争力。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产业控制力上的数据更直观,中国电动汽车电池产量占了全球77%。

比亚迪2023年卖了300万辆车,快是特斯拉的两倍,自动驾驶技术也有自己的特色。

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建了“京沪干线”,还发射了“墨子号”卫星。

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在这个领域,中国已经能定标准了。

工业机器人密度2024年到了每万人150台,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这刚好能缓解生育率低(只有1.1)带来的劳动力短缺,让工厂能正常运转。

综合来看,不管是历史规律、中国的优势,还是实实在在的数据。

都能说明,中国不仅能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还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

因为后面的国家,既没足够的人口,也没足够的资源,更没中国这样的综合实力。

根据历史规律,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

除非人类能大规模移民太空,找到新的资源,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至少在地球上,按现在的规律走下去,中国的位置很难被撼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