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为止,美国总统唯一一次出席的奥运会,就是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时北京鸟巢,高朋满座。不只美国总统来了,基本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来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8年7月的北京,空气里弥漫着槐花香和油漆未干的奥运标识气味。
长安街两侧的灯柱挂满福娃彩旗,胡同口的老大爷摇着蒲扇指挥工人更换路牌。
鸟巢钢结构在烈日下反射刺目光芒,水立方外墙的蓝色气泡膜像凝固的海浪。
整个城市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滴答作响地倒数奥运开幕。
此刻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小布什正用德克萨斯口音对着电话咆哮:
“告诉福克斯新闻,就算他们把国会山吵塌,我也要带全家去北京!”
桌上摊着右翼报纸,头版标题《总统向北京磕头》被红笔狠狠划了个叉。
他想起三个月前那场记者会——当他说出“带上我爹妈、老婆孩子和弟弟”时,全场死寂的场面。
这份固执源于家族血脉:三十四年前,他父亲老布什蹬着二八自行车在北京胡同颠簸的画面,早已烙进布什家族基因。
时间闪回1974年秋。
美国驻北京联络处院内,老布什推开崭新的克莱斯勒车门,皱眉盯着胡同口流动的自行车海。
“乔治,咱们得入乡随俗。”
妻子芭芭拉笑着递来两辆飞鸽牌自行车,后座绑着写有“TEXAS”的木牌。
从此,北京胡同多了对奇特组合:身高1米9的老布什蜷在26寸车架上,车把挂着油条豆浆;
芭芭拉旗袍下摆掖在裤腰,跟着晨练老太太比划太极云手。
她总把“你好”说成“泥嚎”,老布什则把烤鸭店师傅的片鸭刀法夸作“比德州牛仔解牛还帅”。
联络处车库的克莱斯勒渐渐落满灰尘。
深秋某日,老布什在什刹海冰面摔了个四脚朝天。
围观群众哄笑中,穿绿军装的小伙子扶他起来,用结巴英语说:
“Chairman Mao... asks... you like Beijing?”
老布什揉着屁股大笑,冰碴子挂在眉毛上。
三个月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毛泽东握着老布什的手调侃:
“胡同比白宫有趣吧?”
老布什瞥见邓公在旁微笑,紧张得忘了提印巴问题。
离任前的饯行宴上,邓公那句“你是我们的朋友”,让他把茅台一饮而尽,喉头火烧火燎。
2005年京郊怀柔,山地车轮胎碾过碎石。
59岁的小布什汗流浃背,眼前盘山公路与记忆中1975年的画面重叠——那年他28岁,抢过父亲的车把冲过天安门,铃铛在自行车潮中溅起清脆回响。
如今山脚下已矗立着央视大楼的钢铁森林。
“总统先生?”秘书递来毛巾打断回忆,“北京奥组委确认收到您全家出席开幕式的函件。”
小布什望向东南方的城市轮廓,轻声说
:“告诉劳拉,给姑娘们准备旗袍。”
2008年8月8日,水立方泳池碧波荡漾。
小布什全家挤在vip坐席,菲尔普斯触壁瞬间,他跳起来撞翻爆米花。
女儿詹娜捡拾散落的玉米粒时,瞥见观众席另端:89岁的老布什正把助听器贴近芭芭拉耳边,两人银发在蓝光中交映。
散场后,小布什穿过欢呼人群,握住父亲枯瘦的手:
“爸,比当年骑车带劲吧?”
老布什眨眨眼:
“可惜没吃到胡同口那家糖油饼。”
五棵松体育馆的篮球赛硝烟弥漫。
中场休息时,小布什溜进球员通道,姚明弯腰与他击掌的巨幅照片登上全球头条。
与此同时,后海摇橹船上,芭芭拉指着岸上霓虹:
“记得吗?这里原先是卖豆汁的板车。”
老布什摩挲船帮木纹:
“现在年轻人管这叫‘慢生活’。”
荷叶间闪过1974年的光影:他载着穿碎花裙的芭芭拉,车铃惊飞柳梢麻雀。
奥运闭幕前夜,布什家族包下四合院私厨。
檀木圆桌摆着“布什菜单”:烤鸭配全聚德编号证书,椒盐虾盛在景泰蓝碟。
老布什颤巍巍卷好鸭饼递给孙子:
“尝尝爷爷的青春。”
小布什突然举杯:
“敬北京!”
琉璃盏碰撞声里,四代人身影映在雕花窗棂上。
院外胡同传来自行车铃铛声,与三十四年前那个秋天别无二致。
主要信源:(上观新闻——14年前,美国总统坚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