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了赚钱效应,自然带来更多的关注!

近期,沪指成功站上 3500 点,这一突破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3500 点作为重要的心理和技术关口,其有效突破确实为 A 股打开了向上空间。下一个明确的技术目标是去年的高点 3674点附近,而更乐观的 4000 点目标则需要更强劲的基本面驱动和政策支持。不过,在挑战前高甚至 4000 点的过程中,3500 点附近及上方的震荡反复几乎是必然的。

A股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从下一个目标来看,3600-3674点区域是关键阻力,这是去年“924”行情上证指数创下的阶段性高点,具有极强的技术和心理意义。市场突破 3500 点这样的重要整数关口后,惯性上冲试探前高是常见的技术行为。若能有效站稳3500 点,尤其是经过回踩确认,技术图表上的上升趋势将得以延续,会吸引趋势交易者入场,目标自然指向下一个显著高点3674点。4000 点作为更大的整数关口和心理目标,若市场能有效突破去年高位,便会成为下一个吸引市场目光的目标,代表着市场对更强劲牛市周期的期待。

从积极角度看,支撑挑战前高的中期向好基础因素不少:一方面,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个、0.2个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为实现全年增长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下半年流动性有望迎来共振。尤其是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增强之下,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也有望进一步释放,一旦海内外流动性迎来共振,指数也或再次迎来提振。除此之外,国内政策环境逐步优化,活跃资本市场的定调不变下,政策组合拳持续刺激和提振市场。

A股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然而,挑战前高之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市场在3500点上方出现震荡、回调甚至阶段性调整是大概率事件。

从技术面来看,前高 3674点附近积累了大量历史套牢盘,指数接近该区域时解套抛压会显著增加;自前期低点反弹以来,部分板块和个股积累了可观涨幅,技术指标可能超买,引发短线资金获利了结需求,且3500 点作为新突破的关口也需要回踩确认有效性;有效突破关键阻力需要持续且显著放大的成交量配合,若量能跟不上,上攻容易遇阻回落。

基本面复苏的强度与持续性也存疑,虽然总体趋势向好,但月度经济数据仍可能反复,引发市场对复苏强度的担忧,地产销售数据的持续性等问题仍需关注;一季报显示盈利分化严重,整体盈利回升的幅度和广度仍需后续季度财报进一步确认,部分行业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CPI、PPI 数据虽有改善,但绝对水平仍低,市场对需求不足和通缩风险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

政策预期差与落地节奏也会带来影响,市场对 “强刺激” 政策有较高期待,若实际政策力度或落地节奏低于预期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对特定行业的监管政策变化仍可能引发相关板块剧烈震荡,影响市场整体情绪。​

A股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海外不确定性与扰动同样不可忽视,美国顽固的通胀数据可能导致美联储降息时点进一步推迟,甚至引发相关担忧,压制全球风险偏好,对 A 股形成压力;全球主要地区的地缘冲突持续以及大国博弈可能引发避险情绪升温,造成市场波动;若美股等主要市场出现显著调整,也会对 A 股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从市场内部结构与资金行为来看,虽然增量资金有流入迹象,但市场尚未完全摆脱存量博弈特征,资金在不同板块间快速轮动,难以形成持续普涨,容易造成指数震荡;市场风格可能在大盘蓝筹与中小盘成长之间切换,此消彼长影响指数表现;

总之:在3500点之后,市场预期总是向着更高的方向,不排除技术性冲击去年高位。但在国内基本面修复不强以及流动性共振未到之际,市场反复消化去年924行情或是主基调。在此之下,站稳3500点或才是最核心目标,而不是盲目的期待指数更高的位置。具体上,


A股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短期目标:从市场心理性以及技术角度,3674点(2024年高点)是3500点有效突破后的下一个明确技术目标。 市场在趋势力量和政策支持下,具备挑战该点位的动能。

中期愿景:需要更强的驱动力。 4000点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需要更强劲、更广泛的经济基本面复苏、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以及更有利的海外环境共同推动才可能实现。

在此之下,市场核心路径上,震荡上行或是主旋律。 在向3674点乃至更高目标迈进的过程中,3500点上方出现震荡、回踩、板块轮动加剧可能是常态。这是消化获利盘、确认基本面、应对不确定性、积蓄新动能的必要过程。

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要见风就是雨,也不要盲目崇拜指数牛市。整体上,宜以结构性思维为主,关注受益于政策支持、景气度提升、盈利确定性强的方向,避免盲目追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