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今年以来,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将环境整治作为发展的硬支撑,把产业振兴作为增长的新动能,通过强根基、闯新路、聚民心,开拓了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提升的振兴新格局。

长子县下霍村用“千万工程”经验擦亮和美乡村名片

走进下霍村,农家庭院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得益于该村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村党支部副书记崔小芳介绍:“我们完成了6公里雨污分流工程,从根源上改善了水体环境;完成了10公里道路硬化,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完成了立面改造工程,村庄整体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与此同时,该村对主出入口、环村道路、主干巷道、闲置空地及农家庭院等节点进行了绿化,种植各类苗木1.2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现在村里到处是花草树木,邻里们出来在广场上、在树荫下,聊聊天、说说笑,心情想不好都难。”村民胡景亮高兴地说。

长子县下霍村用“千万工程”经验擦亮和美乡村名片

人居环境改善后,该村把心思放在了产业发展上,流转土地200余亩,高标准建成了80余座覆被式大棚,配套建设了蔬菜保鲜库,带动15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我总共种了4座大棚,一亩地年产1.5万千斤蔬菜、纯收入1万余元,村里配套建设了冷库,蔬菜摘下来就直接进冷库保鲜,再也不愁卖。”种植户崔书林说道。

长子县下霍村用“千万工程”经验擦亮和美乡村名片

为延伸产业链,该村又建成8000多平方米智能化温室大棚,发展育苗产业,吸纳45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2万多元,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

下一步,下霍村将创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美化乡村环境,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奋力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宋云、姚佳慧)

编辑:贾霄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