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一部是抗战剧,一部是谍战剧,两部完全不一样的题材,有什么可比性呢?”

乘着九三阅兵的风,全国各地都飘起了属于中国的五星红旗。
影视圈也不例外,从《阵地》到如今的《沉默的荣耀》,一部接着一部的开播。

在《阵地》中,作为秘密探员的冯绍峰,为了发扬文化救国的新思想,新理念。
他不惜与反对势力抗衡,甚至多次陷入危及生命危险的困境之中。

《阵地》作为革命剧,虽然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战场镜头,但却充分体现出了“执笔救国”。
在这部剧中,李晨,王劲松,徐璐的表演也格外吸引人。

而随着《阵地》收视率的石沉大海,《沉默的荣耀》则是用观众都喜欢的谍战片来讲述抗战。
两部剧虽题材不同,但却都有同一个想要表达的理念,那就是“该如何救国?”

看完《阵地》再来看《沉默的荣耀》,发现两部剧真的是天差地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1、“救国”的方法不同,带来的冲击感天差地别
首先,作为抗战剧《阵地》,在剧本的编排上,就能够看出导演的心思。
这部剧只想突出一个字,那就是“乱”。

从一开始的冯绍峰,再到后面的李晨,以及逐渐出现的王劲松。
每个人看似都有独自的剧情本,却让观众看的是云里雾里。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阵地》这部剧后来之所以被停播,也是因为剧中王劲松扮演的郭沫若,还有李晨扮演的李克农,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
明明那个年代都是青衫布衣,白面书生,可李晨穿起长袍的样子,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士兵在装腔作势,欺骗观众。

而反观《沉默的荣耀》这部剧,主角于和伟,作为秘密探员,为了能够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
帮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地下党建立联络线,他四处搜寻线人,在此期间遇到重重险阻,最后成功完成上级的任务。

如今,剧情来到20集,收视率不仅稳坐全网第一,更是两次突破峰值。
由此来看,谍战剧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观众的心中。

当下的剧情,也迎来了新转变,随着吴石的线人林义良身份暴露。
作为秘密探员的蔡孝乾也已经乱了阵脚,为了能够尽快脱离国民党的追捕。
他非但没有第一时间安排党员尽快撤离,反而是坐下来先是恢复被破坏的电话线路。

如果说,于和伟在这部剧中演的是一个冷静沉着的地下探员,那在这部剧中最吸引人的。
莫过于他在处理事情上的杀伐果断。

最开始被宪兵抓回绥署的时候,这一点他的身份几乎暴露无疑,但他却依旧表面云淡风轻,脸上愣是没有一点惊慌失措的表情。
后来,当自己的同志因牺牲而险些暴露后,他更是和国民党高级将领蒋经国谈笑风生,没露出任何破绽。
在香港传递情报时被同为国民党秘密探员的谷正文死盯,始终从容不迫,还能在危险中带学生去吃碗好吃的车仔面。
不得不说,从业十几年的于和伟,早已经在这种勾心斗角的剧情自由穿梭了。
尽管已经54岁,但年龄的“大”,却成为了他叱咤谍战剧的一把好刀!

2、演员的选择,决定了这部剧的高度
电影要想拍到好,背后工作就要做的好,买下大头资本,利用明星热度去炒作,这都是见怪不怪的老套路。
可要是让电视剧拍的好,还得是央视剧,明星自身的流量根本不算什么。

要想让观众记住你,演技就得是第一。
在《阵地》这部剧中,冯绍峰作为一个半年都不见出一部剧的退伍演员。
他的演技早已经不如当年在《狼图腾》的时候了。

而反观于和伟,尽管年龄都快60岁,可却依旧保持着每年2~3部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品。
刀再老,每天精雕细磨也可以成为一把削铁如泥的快刀。

演技上两个人更是没有可比性了。
于和伟从业30余年,上一年的《我是刑警》就已经是刑侦剧的天花板。
如今给谍战圈子再来一枪,今年的获奖榜单上又会给自己拿下一座奖项。

而冯绍峰呢?
《阵地》比《沉默的荣耀》提前播出快一个月了,热度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
同样都是救国题材,同样都是搞地下工作,可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结尾
看了《阵地》在看《沉默的荣耀》,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于和伟的《沉默的荣耀》,整部剧都是给人一种紧张到脚趾抓地板的窒息感。
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看到于和伟是如何一次次逃离陷阱。

可反观冯绍峰的《阵地》,虽说同样都是深入虎穴,但却在个人演技上少了些许雕琢。
没有突出“险”也没有突出“惊”。
相比之下,《阵地》这部剧在今年估计是难等获奖舞台了。
那么,你觉得《沉默的荣耀》这部剧怎么样呢?
你对于和伟的演技如何评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