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病床前无孝子”,可你听说过“病床前最省事”的儿女吗?

哎呦,这话说出来可能得罪人,但病这一场,我是真活明白了!

我叫吴秀英,今年七十七,老伴走得早,膝下两儿一女,也算是有福气的人。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当年他们不放心,非要接我去家里住。我这人犟,一来怕打扰小辈,二来心里揣着念想,舍不下和老伴住了一辈子的老屋,硬是独自过了几年。虽说孤单了点,可好歹自在。

前年身子骨明显不如从前,拧个毛巾都费劲,这才收拾包袱住进了二儿子家。为啥选老二?就图他家离我那老屋近,溜达半个钟头就能回去坐会儿,闻闻那熟悉的味道,心里踏实。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说说我这仨孩子吧。

老二和他媳妇在县城中学教书,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万把块,听上去不少?可架不住家里有个大学生要供啊!孩子在城里念书,吃的住的穿的,样样要钱,小两口还咬牙给孩子备了套房,房贷压着,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精打细算,整天围着学生转,连喘口气都算奢侈。饶是这么忙,我那二儿媳妇的心是真细,心疼我这个老太太,每天天不亮就起来,非得把早饭、午饭都给我做好了才安心去学校。我闲不住,也就在家帮忙收拾屋子,等他们快下班了,先一步把晚饭准备好,灶上炖个汤、蒸个鱼,让他们推门就能吃上口热的。这是我这个快八十的老婆子,唯一能帮衬点他们的地方了。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老大在隔壁市公司当了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一个月能挣两万好几千!大儿媳自己开个小超市,一个月也有大几千进账,家里房有车有,两个孙辈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大儿子一家子跟他丈人丈母娘一起住,一大家子热热闹闹。老大接我去住过几天,可那家里进进出出多少人呐!我这个老太太总觉得自己杵在那儿,平白给添乱,心里也不自在。惦记着老屋,没几天我就回来了,到底没在老大那儿长住。

女儿呢?嫁得最远!路费又贵,平时回趟家不容易。她和女婿养了个外孙,跟我这姥姥亲得不得了!每次女儿千里迢迢带着小外孙回来,我们娘俩总有说不完的话,孩子绕着我膝盖转,那份贴心暖得很。可欢聚之后,送他们去车站那会儿,心里的滋味儿真是揪着疼,一步三回头,万般不舍。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就这么平平静静过了段日子,谁曾想,晴天霹雳! 去年,我在家和几个老姐妹正喝着茶聊着天呢,眼前猛的一黑,啥都不知道就栽下去了!可把我那几个老姐妹吓坏了!亏得她们在跟前,一把扶住我,赶紧通知了二儿子。这小子一听消息,课都顾不上了,撒腿往家跑,火急火燎把我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点命怕都悬!一查,毛病不小,得动刀子。老二的脸色啊,唰一下就变了。我这当妈的心里明镜似的——他家里钱袋子紧,房贷孩子学费哪样都等着开支,这一上手术台,要花大钱的窟窿,他怕是心里发怵,实在吃力。

没法子,老二只得给他大哥和妹妹打了电话,商量着说:“哥,小妹,妈这病得手术,不是小数目……我这边的情况你们知道,钱上实在困难。手术钱,能不能你们两家先多担着些?出力的事,我跟我媳妇全包了!妈住院、跑腿、陪床,我们来!”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你猜怎么着?大儿子那边一口应承,半点磕巴没打! “钱的事别担心!我这就给转过去!妈就辛苦你和弟妹多照顾了,我这工作实在抽不开身……” 电话挂了没一会儿,老二的手机就叮咚响了,到账提示,那笔足够支付手术的钱,沉甸甸地过来了。

女儿接到电话,急得掉眼泪:“妈怎么样?我这就买票!明天就回!” 第二天,闺女真就风风火火赶到了医院,握着我的手说:“妈,钱我也出!您安心!” 她全程陪着我做完了手术,看着我被推出手术室,安顿好才稍稍松口气。可板凳还没坐热乎呢,就因为工作上实在耽搁不开,又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临走前,又悄悄塞给老二一笔钱,让她二哥多买点营养品给我,还硬塞给我一千块零用钱。看着闺女匆匆远去的背影,我这心里又酸又暖。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从动手术到住院那大半个月,守在床边端茶倒水、喂水喂饭、擦身伺候的,就是二儿子和二儿媳两口子。 白天黑夜连轴转,人熬瘦了,眼圈熬黑了,学校医院两边跑,还要顾着他们自己的工作!我身体难受,有时脾气上来忍不住数落两句,小两口只是好声好气地答应着,从没跟我红过脸,更没一句抱怨。这份贴身贴肉的辛苦和耐心,真真正正暖到人心里去了。

好不容易盼到出院,医生嘱咐:“老太太回家得好好静养,最好身边时时有人看着。” 老二在旁边点头如捣蒜:“知道知道,放心医生,我们一定好好照顾我妈。” 回到家,我在屋里歇着,隐隐就听见老二小两口在客厅低声商量。

老二说:“老婆,妈这回去恢复期长,光靠咱俩怕精力真不够,我寻思着,要不……请个专业的护工吧?白天能专心看护,钱咱家出。大哥小妹花了手术和住院的大头了,这点力咱们得使,不能全甩给他们。”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老二媳妇也跟着叹口气:“是这个理儿,这回真是多亏了大哥小妹,不然咱们真得抓瞎去借钱了。请个靠谱护工咱能负担,就让咱也尽一份做儿女的心吧!”

我站在门外听完这话,眼泪差点没忍住。 想想他俩这阵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一边自己工作,一边伺候病人,人都累脱了形……现在他们宁愿自己省,也想让我得到最稳妥的照顾,这份用心,我还能说什么?

第二天,小两口就跟我提了请护工的事,说找了个经验丰富、护理过很多老人的好护工。我赶紧说我出这钱,可他们死活不同意!两口子态度那个坚决:“妈!做手术的钱都是大哥小妹拿的大头,我们也就照顾了您一段日子,又不用花啥大钱。现在好不容易有件事是我们能担得起的孝心,您就成全我们吧!”

拗不过他俩那份心,我只好点头答应了。

后来,几个老姐妹来看我,闲聊天问起我生病的事。我把孩子们各自的“分工”说了说:大儿子爽快掏手术费,女儿出钱又赶回来看我,老二两口子贴身伺候还掏钱请了护工。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没想到啊没想到!老姐妹一听,撇撇嘴,语气带着点打抱不平的味道:“呦,这么看啊,你家老二二儿媳‘精明’着呢!伺候两天就不想管了?花钱请个外人来照顾老娘,这算哪门子真孝顺?我看是做样子吧!要说孝顺,还得是你家大儿子和小闺女!人家是真金白银给你治病,闺女更贴心,大老远跑回来守在手术室外头,这才是真孝顺!”

我听了这话,没反驳,只是笑了笑。心里头跟明镜似的,五味杂陈。大儿子是大领导,有钱,手术和住院的开销他眉头都不皱就掏了,可我这亲娘手术住院到康复回家,他可是人影都没见着一个!能说他不孝吗?人家真金白银给你托着底,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让你没后顾之忧。

老二两口子呢?从我倒下那一刻开始,就是他们俩顶在前头,担惊受怕地送医,鞍前马后地伺候。钱是紧张,可他们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甚至在我回家后还想办法找护工让我恢复得更好。这能叫不孝?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女儿虽然路远,可那份着急和眼泪是真的!她确实尽力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难处,强求一律,那不是难为孩子们吗?

人到晚年,病这一场,反倒看清了好多冷暖。 我明白了,孩子们心里都有我这个娘!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千差万别。有人有那份经济实力,就用钱来撑起一片天;有人条件有限但时间精力多些,就用陪伴和汗水来尽孝心;有人山高水远不能朝夕侍奉,但那份牵挂却分毫不少。

啥叫孝顺?哪有什么固定套路!

是真心记挂着你,把你放在心里重要的位置;

是默默用他们各自能做到的方式,来让你安度晚年;

是把那份对父母的“情”,化作实实在在能落到你身上的关怀。

这就足够了!

至于那些“只掏钱不伺候”的孩子?我现在觉着,人家未必是不孝,或许……那才是真的“聪明”又孝顺!免去了多少亲力亲为的劳心劳力,少了矛盾摩擦的可能,在旁人眼里还落得个大方懂事的名声,关键是,实实在在帮父母解了最大的燃眉之急!

一场大病才懂:不伺候只掏钱的子女,才是真精明!

各位看官,你们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人到晚年,是该纠结子女是出钱多还是出力多,还是该庆幸至少有一份真心真意的关爱在?你赞成吴大娘的领悟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