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作者:丰羽
据美国《国家利益》10月8日报道,俄罗斯宣传已久的第六代战斗机米格-41,很可能只是用来宣传的。
美媒指出了其中很多不切实际的地方,米格-41号称4.3马赫,具备核打击与超隐身能力,但目前为止,米格-41不仅缺乏任何实物展示,其性能参数更是严重超出现有技术体系,所谓六代空优战机,更像是俄罗斯为与中美六代机抗衡所构建的战略叙事道具。
文章直言,俄罗斯目前受制于材料科学、推进系统、传感器、航电乃至战术网络的全面落后,更别提还遭到各种封锁和制裁,根本无法支撑一架真正意义上的超过4马赫的空战平台。
文章认为,这更像是下级骗上级、上级骗世界的双重叙事泡沫。
文章援引苏-57的量产困境与苏-75项目长期难产作为佐证,认为米格-41目前仍停留在设计草图阶段,实际飞行测试连边都没沾上。
如果俄罗斯人自己不相信,问题也不大,但如果真的砸钱去造了,那很可能会成为自己挖坑自己跳。
(美媒报道截图)
据了解,米格-41项目正式名称为透视远程截击平台,由米高扬设计局于2013年提出,其本意是接替苏联时代的米格-31战斗机。
米格-31长期担负俄罗斯北极与远东方向的空防任务,以高速巡航、远程拦截为主要任务,其设计思路,在冷战时代对抗美军B-1、B-52战略轰炸机及巡航导弹有其现实依据。
米格-41的目标,不仅是实现米格-31的全面升级替代,还试图跨代突破,包括:超高速度、极致隐身、部署核高超音速导弹,甚至具备反卫星能力,并拥有一定的无人化操作与蜂群协同能力。
按照设想,米格-41可在接近太空边缘的区域进行巡航,以远程截击进入俄领空的飞行器、卫星或导弹。
曾有消息声称米格-41将在2025年前试飞,并在2030年前列装。
然而,迄今为止,除了一些电脑合成图和模型展示外,米格-41没有任何原型机出现在公开渠道,也没有任何发动机、雷达、航电或武器系统进入试验状态。
而更讽刺的是,俄罗斯现役五代机苏-57尚未形成战斗力,苏-75甚至连首飞都无法兑现,米格-41这种集所有六代机概念于一身的战斗机,其现实性已经不言而喻。
(米格-41幻想图)
美国指出一个最不切实际的地方,米格-41超出了物理学范畴,其多项性能设想在当前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热力管理、人类生理极限等领域均难以实现。
以4.3马赫的速度为例,按照现有流体力学与热力学模型,飞行器表面会因气动加热升温至800℃以上,传统金属材料将因热疲劳迅速失效。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现有雷达吸波涂层在高温下极易烧蚀,所谓高隐身根本无法维持。
而在此速度下转向几乎等同于解体,因高速流场对机翼舵面施加的瞬时载荷极大,且飞控系统根本难以实时修正。
此外,人类在承受9G加速度时已接近生理极限,而米格-41如需在4马赫状态下机动,其飞行员即便受过训练、穿戴抗荷服,也难以保持意识。
而且超高速度飞行中还会出现电离层包裹现象,即飞行器表面形成等离子体层,导致雷达、通信、红外探测等系统瘫痪,从而陷入盲飞状态。
因此,米格-41的理论构想在多个维度上来看,都是自我矛盾,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技术指标彼此冲突,根本无法同时成立。
(米格-41渲染图)
如果俄罗斯真的在米格-41上兑现了其设计承诺,那么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从牛顿的角度来看,高速机动意味着巨大的离心力,哪怕细微角度调整都会带来十几G的瞬时加速度,飞行员非死即昏。
而从爱因斯坦的角度来看,速度越高,质量效应越强,能量消耗呈指数级上涨,这就对飞行器的燃料负载、推进效率、冷却系统提出了几乎无法满足的要求。
此外,热力学也有话要说,4.3马赫下的气动加热几乎是燃烧级别,隐身材料、雷达罩、电控设备都将面临热溶毁灭。
至于气动控制、传感器、电磁感知、飞控算法全被等离子体扰乱,在飞行过程中根本做不到实时控制,更别提什么战术作战。
所以说,米格-41属于一架违反现有物理学基础的虚幻战机,它的性能组合更像是愿望清单,而不是可实施的技术方案,就像是要造一辆坦克,它能隐形,还跑得和高铁一样快,还得扛着大炮漂移过弯。
(米格-41幻想图)
不过有一说一,俄罗斯确实需要这么一款战机,从北极空防、长程拦截、远程反卫星能力等角度看,是有现实需求的,基于米格-31的思路继续升级,也不能说有大毛病。
它的问题在于,步子迈得太大了,现在的目的,已经不是满足实用需求,而是满足叙事需求。
毕竟普京本人对超级武器向来钟爱,在这种导向下,俄罗斯军工系统便顺势推出米格-41,作为战略空天霸权的象征。
但从项目进展来看,很可能正如美媒所说,普京并不完全了解项目的技术不可行性。
毕竟军方与设计局往往习惯报喜不报忧,下属用PPT骗上级,上级用话术吓对手,这很合理,甚至米高扬都不需要知道米格-41长什么样。
因此,只能说米格-41确实给俄罗斯上下多提供了情绪价值,只是如果大家都当真了,最终的结果,会成为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