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大臣表示:安世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最高层解决了,同时用“威胁”口气表示,中国也需要这些芯片,唯有与荷兰共同协商解决,中国才不会受到损失!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下了部长令,把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冻结了,不仅剥夺了闻泰的控制权,还把董事长张学政的执行董事职务给停了,股份除了留一股全托管给第三方。
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一会儿扯“治理缺陷”,一会儿喊“国家安全”,可《金融时报》自己都漏了嘴,说就是因为安世的芯片在供欧洲汽车工业。
说白了,就是见安世是车规级中低压MOS管的“金牌卖家”,全球市场份额8.2%,德国大众、宝马的电驱模块都指着它,就想借着地缘政治把这块肥肉抢过去。
而且荷兰经济部早就提条件,要闻泰给欧盟投资人让股权,还得推动安世海外上市,这都不止是干预企业了,这是明抢。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安世的“命门”早就攥在了咱们手里,现在安世全球80%的产能在中国,50%的市场也在中国,生产芯片的晶圆、封装材料全得从中国运过去。
10月2日中方一出手,海关系统里安世的税号直接标灰,所有原材料都得部级审批才能放行,荷兰总部的生产线立马从三班倒变单班,工人直接回家待业,汉堡仓库两周就空了。
这时候荷兰才慌了神,经济大臣急着跳出来放狠话,说“中国也需要这些芯片”,可他怎么不说说,欧洲车企更需要。
博世、大陆、法雷奥的采购部连夜开会,就怕安世断供明年新车下不了线,一条产线停工一天就损失2200万欧元,德国总理府直接把电话打到布鲁塞尔催着解决。
这时候才想到提“中国会受损失”,怎么不摸摸自己的良心,是谁先打破规则,又是谁先扛不住断供的压力?
荷兰所谓的“最高层介入”,根本不是什么强硬信号,反而是撑不住的表现。
从10月1日外籍高管告状,到6日法院裁决,再到12日闻泰发公告,荷兰这通操作快得反常,明显是早有预谋,可他们没想到中方反制这么快,更没想到欧盟内部先乱了套。
法国想借机推自己的氮化镓计划,波兰怕下一个被审查的是自己的光伏企业,北欧国家干脆闭嘴,连统一立场都凑不齐票数。
荷兰自己的车企急得跳脚,半导体协会主席跟着大臣来华求情,行李箱里全是车企的联合签名信,这哪是来谈判的,这是来求着恢复供应的。
嘴上喊着“威胁”,行动上却把姿态放得极低,这种自相矛盾的样子,只能说明他们已经没牌可打了。
更可笑的是,荷兰抢了股权却拿不到核心控制权,被撤的张学政手里握着127项专利授权,签字权还在他那,新上任的临时CEO连实验室大门都刷不开。
他们以为抢了股份就占了便宜,却忘了半导体产业是个闭环,没有中国的原材料、专利授权和市场,安世就是个空壳子。
闻泰早就说了,国内团队已经拉通了供应链,国内运营一切正常,员工薪资都由中国主体发放,反观荷兰,不仅要面对安世的87页起诉书,告他们违反《欧盟运行条约》资本自由流动原则,还得应付欧洲车企的压力,海牙法院最快12月才开庭,这期间的损失谁来扛?
虽然我们中国同样需要这些芯片,但不是离了安世就活不了。
2025年中国功率半导体本土化率已经提升到45%,碳化硅器件占比更是从8%跃升到18%,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的车规级产品早就通过了认证。
安世的芯片确实有优势,但咱们的替代产能正在快速跟上,而且中方的配额优先供给国内车企,剩下的才对外,欧洲车企现在得排队取号,这就是主动权在握的底气。
荷兰大臣说“中国会受损失”,可实际上,闻泰虽然暂时没了治理权,但经济收益权还在,真正受损失的是荷兰的半导体声誉,和欧洲车企的产能。
大众ID系列、宝马电驱模块要是因为断供延迟上市,错过下一代电池平台,那损失可不是协商能补回来的。
这事说到底,还是荷兰跟着美国搞地缘政治的恶果,之前跟着美国卡ASML对华出口,以为能拿捏中国,现在又想故技重施抢安世,却忘了中国在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
从稀土到晶圆,从封装材料到专利技术,咱们手里的牌多的是。
荷兰经济大臣应该明白,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要不要协商的问题,而是得先把吃进去的吐出来,这才是谈判的前提。
中方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断供可以分阶段,恢复不行,这就是硬气。
现在欧盟已经悄悄修改出口管制草案,删掉了“成员国可自主决定关键设施范围”的话,就是怕再有人乱动手引发断供。
咱这堂课算是给全欧洲上明白了:供应链不是想断就断,霸权游戏不是想玩就玩,你能干预企业运营,别人就能卡住你的原材料;你能喊威胁口号,别人就能让你车企停摆。
荷兰经济大臣要是还拎不清,继续拿“中国受损失”说事,那最后丢脸的只会是自己。
毕竟在芯片战争里,真正的话语权不在谁的股权多,而在谁攥着“电源线”,如今这一次的电源线,显然在咱中国手里。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