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签署一项总统令,正式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战争部”这个词听起来奇奇怪怪,毕竟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国家会把国防部称为战争部,但事实上,在二战以前确实有国家把国防部命名为战争部,而直到1949年之前,美国的国防部就被称为战争部。

一提到“战争部”,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纳粹德国,因为纳粹德国就设立过战争部。

因此,在欧洲,尤其是德语国家,一提到战争部就会让人惊慌失措,担心战争年代又将来临。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特朗普如此坚定地想要换名?

特朗普为何急着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当然,特朗普手下的国防部长是个鹰派,可能在内部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说到底,这并非是一件必须执行的事情,且坦率地说,执行以后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

根据美国媒体预测,如果真的将国防部更名,那么后续仅仅更换信封、信纸,以及招牌等等这些物料,就要花掉几亿美元。而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世人其实有目共睹。

国会是否会通过这项议案?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考虑到共和党在国会中占多数,加上来自美国内部对国会运作有所了解的人士透露,阻力可能不会太大。

换句话说,美国国防部改名“战争部”,将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接下来,我们就从历史背景和现实未来的角度,讨论一下美国国防部改名这件事的必要性。

上文提到,1949年之前,美国国防部被称为战争部,那么为何在1949年后要将其更名为国防部呢?

第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战争恐惧达到了极限,所以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纷纷都把国防力量,或武装部门改称为国防部。

第二,二战后核力量的出现,使各国在迎来了二战后和平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威胁。

因此,各国武装力量都赋予了自己一个神圣使命,那就是防止战争爆发,尤其要捍卫自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将这一底线作为其使命,而非参与或发动战争。

可以说,这几乎成为了二战后所有国家,不论东西方或何种政治体系的一个共识。也正因如此,现今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有战争部,而是都叫国防部。

从欧洲和西方的角度来看,纳粹德国的战争部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和痛苦的记忆。因此,时至今日,将国防部改称为战争部在欧洲各国仍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问题,特朗普为何执意要改?

为什么他会被国防部长等鹰派同僚所说服?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一件可有可无,且要花很多钱才能解决的事情吗?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对他的长期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曾多次表达出结束战争的愿望,包括中东和俄乌战争,尽管目前面临困难,尚未取得成功,但他至少有过这样的意图,并渴望在未来几年内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那么,作为希望结束战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何会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至少在没有紧迫的必要性下,将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所谓“战争部”,有两种理解:一是发动和参与战争,二是阻止战争,似乎都与战争相关。

如果要进行文字分析,无论是从发动战争还是阻止战争来看,战争部似乎都比国防部本来的功能更为接近。至于国家防卫、阻止战争或核战争的发生,似乎在鹰派人的观念中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当然,这种解释过于牵强,在没有紧迫性的情况下,在明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情况下,这种牵强的理由通常不会被接受。

特朗普为何急着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那么,特朗普为何还要同意并签署一项总统令来强行改名呢?我想可能只有一个原因——通俗来讲,就是特朗普的脑筋不清楚。

这种不清楚源于他对各种事物的定位不明,一是因为他不是理论家出身,他的理论基础显然不完善;二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混乱。

特朗普在今年第二次上任后,一方面,他用贸易战冲击现有的一些秩序;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在考察美国的民主会不会衰败。

当时,我就说美国的民主不会迅速崩溃,美国也不会立即进入衰败阶段,我还列出了几个可以用来观察的指标:一是新闻自由,二是司法独立,三是公民社会,四是学术独立或学术自由,这可以说是自由、民主、法治社会的四大支柱。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闻自由正在逐步受到限制和压缩,司法独立从最高法院开始也正受到侵蚀,公民社会中的一些利益团体也感受到了温水煮青蛙,学术自由或学术独立更不用说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与白宫之间的博弈,就是一个现象级的演变过程。

像限制哈佛大学留学生的签证名额、削减科研经费等等事情,按理说都不是政府应该干预的事,那特朗普政府为何还要强行干预呢?

这背后一方面有鹰派保守势力的煽风点火和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与特朗普本人的价值观有关。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我就曾说过,如果把特朗普的脑袋劈开,把他的价值观物理地拿出来的话,可以看到是相当混乱的,其中不乏鱼目混珠之物,甚至包含一些极端的观念,这些观念可以对接到上世纪30年代的希特勒和纳粹的价值观。

确实,特朗普还有一部分价值观是属于保守的,在西方,"保守"一词本身并不一定是负面词。

然而,如果这种保守一步之遥走向违背历史潮流的地步,那么它就变得极具危险性。

因此,特朗普并不等同于希特勒,他只是一个“危险的能干者”。

我之前就说过,“危险的能干者”的产生,是因为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西方的主流政党及主流派别,实质上是一批正确的无能者在掌权。

而这些所谓“正确的无能者”,虽然价值观正确,但在实际中无法解决由科技革命、全球化以及众多剧烈变化所引发的秩序失衡等情况时,那么像特朗普、德国选择党的魏德尔等这些“危险的能干者”就应运而生,包括像马斯克也是这样的人。

马斯克愿意资助特朗普,甚至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世界,部分原因在于马斯克本人认为美国社会存在问题。

尽管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在中短期内很难想象两人会和解或对美国主流社会产生影响。

然而,最近我们注意到,马斯克在离开特朗普政府3个月后,于5月底再次对德国选择党表示了强有力的支持。

昨天(9月4日),马斯克发表讲话称,如果没有德国选择党,德国可能就会走向末日,这与他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对德国选择党不遗余力的支持密不可分。

如果将这些人的整体价值观体系拿出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透视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观念是相当保守,甚至走向反动;另一部分是保守,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西方国家,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描述的那样,其深刻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首先是在科技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产生,所以美国、欧洲包括德国出现的一些案例很难说没问题。

反过来说,由于特朗普混乱的价值观,加之他掌握行政权力,并且背后有鹰派人物的支持,在这种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可能有一天会变成美国战争部。

而当那天来临之时,它将向全世界释放一种心理暗示:战争是可以发动的,而且不是可以阻止的,有人发动,便会有人参与,进而形成群殴的局面。

特朗普为何急着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许多语言系统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心理暗示,就像特朗普的白宫正在与哈佛大学进行的某种博弈。

虽然近期哈佛大学似乎略占上风,但我对这场博弈未来的终极走向并不乐观,就像美国国防部极有可能被改成美国战争部一样。

当然,需要花钱是一回事,而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否会通过又是另一回事。

目前来看,至少受到的阻力相当有限,所以我们应高度警惕美国国防部变成战争部,由此带来的心理暗示。

#特朗普为何急着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