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朝鲜领导人这次来中国,时间真不短了,54个小时,谁见过在北京待这么久的,他这也是打破自己纪录了,大家都说,这一趟肯定有门道,王毅还亲自去火车站送人,这待遇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谁说不是呢,所以说这中朝关系,真的不是一般的铁,外人看着都觉得不一般,心里头多少有点数的。

话说回来,这次韩国也不是没派人来,国会议长禹元植带队,专门来凑热闹,九三阅兵上露脸了,为什么选他,原来七年前他就跟朝鲜领导人碰过面,这算是有点交情的老熟人了,这次来其实就想着能不能再搭上话,顺便带个李在明的口信,可惜啊,事与愿违,见是见了,寒暄两句,朝鲜领导人就一句“是”,全程高冷,任务只完成了一半,这种场合,谁都知道是走过场嘛。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代表团这趟来中国,收获还真不少,朴智元这位议员,回去后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堆感想,字里行间就透着震撼,说中国变了,变得彻彻底底,人工智能发展得吓人,连空气都觉得清新了,自己都忍不住自嘲,说韩国好像也没啥特别牛的地方,除了失业率高和高速过路费贵,听着让人哭笑不得。

其实这也不怪他,谁让韩国这几年,处处被中国甩在后头呢,他还专门点名批评尹锡悦,说他三年半把韩国带沟里了,现在看到李在明上台,有点又喜又怕的意思,生怕再走老路,韩国就彻底掉队了。

朝鲜驻华使馆内部首次公开

你要说韩国代表团这几天在北京,真是开了眼界,什么先进武器,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琳琅满目,看的那叫一个眼花缭乱,连阅兵的队形都觉得不一样了,韩方代表亲身体验后,感慨良多,也算是“百闻不如一见”了。

再说回那个和朝鲜领导人的碰面,外界都觉得意义非凡,毕竟韩朝关系一直是个老大难,李在明上台后,嘴上一直说要缓和关系,可实际行动却不多,这次禹元植主动上去握手,朝鲜领导人虽然冷淡,但没拒绝,这就已经是个信号了,韩国那边也开始琢磨,是不是得换个思路,中方能办到的事,韩美真还不一定能成。

中韩关系这次也有点意思,很多人说,这次中方主动邀请韩国人来,其实就是释放善意,意思很明显,只要你愿意改善关系,中方是欢迎的,当然,这种机会可不是天天有,错过了就没了。

代表团的人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李在明的功劳,要是换成尹锡悦执政,估计连邀请函都拿不到,别说来参加什么盛典了,尹锡悦那个性格,生怕惹美国不高兴,就算收到邀请,也不敢来,所以说人各有命,风水轮流转。

尹锡悦那三年半,走得太偏了,一门心思亲美,结果中韩关系越来越冷,最后差点成了美中博弈的牺牲品,韩国在中美之间左摇右摆,里外不是人,这回代表团去了中国,才发现差距有多大,心里头自有一杆秤。

其实韩国外交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缓和和朝鲜的关系,这才是本质问题,别人都看得明白,只有韩国自己还在纠结,想让朝鲜放弃核武,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朝鲜领导人这次在中国的高调亮相,给韩国添了不少堵。

韩国专家也出来发声了,觉得朝鲜领导人走上多边外交舞台,是对自己外交能力的自信,今后只会更难放弃核武,反而会利用这张牌和更多国家周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朝鲜驻华使馆内部首次公开

还有人说,朝鲜领导人这次来中国,回去可能就和特朗普再见面,这事以前就发生过,韩国人猜测,未来几个月内要是再见面,肯定又是围绕核问题讨价还价,到时候中俄美三方都认可朝鲜的核国家地位,韩国就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所以韩国现在最急的,就是想办法和朝鲜建立联系,不管是直接还是通过俄罗斯这样的“中间人”,只要能搭上线,就不算输得太惨,禹元植都和普京聊了几句,普京还主动问需不需要传个话,韩国那边也只能顺水推舟,说希望2026年联合国活动上能和平,这话说得也够虚的,谁都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

其实韩国代表团这趟北京之行,说是自嘲,其实是被现实打败了,回去前那一刻,朴智元在飞机上还在发感叹,说中国真的变了,自己都被震住了,还庆幸尹锡悦没干满五年,要不然韩国都不知道会被甩多远。

他还晒了几张在华参观阅兵的合照,照片里大家都挺高兴,嘴上说韩国也没那么差,至少失业率高点,高速费贵点,这样的话说出来,有点像打趣自己,其实骨子里还是不服气的,但现实没办法,谁让中国进步太快呢。

朴智元对尹锡悦的批评算是有点“落井下石”,三年半的时间没干出啥成绩,反倒让韩国掉队了,看着李在明现在想方设法带韩国走正道,他心里自然是希望李在明多撑几年,别再走弯路了。

禹元植和朝鲜领导人的碰面被韩媒大肆报道,说这是个“划时代的画面”,两人握手,虽然朝鲜领导人只说了句“嗯”,但对于韩朝来说,这已经是大突破了,毕竟这么多年没啥实质进展,现在能见个面,已经不容易了。

李在明上台后,嘴上一直说要缓和韩朝关系,但真要落地,还是难,尤其是美韩动不动就搞联合军演,朝鲜当然不信任韩国,这次禹元植主动上前,朝鲜领导人没甩脸子,算是给了面子,中方在中间搭桥,确实比美方管用多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这次中方邀请韩国人来参加盛典,不光是为了面子,更是向韩方释放了信号,愿意改善关系就要趁现在,李在明也算抓住了机会,代表团的人都清楚,要是尹锡悦还在,连门都没有。

韩国这几年走的路,已经让他们看清楚了,一味亲美没啥好处,反而让自己变成了大国博弈的棋子,差点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这次代表团访华,算是“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时候,选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韩国外交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半岛的核问题,说白了,谁都不想朝鲜有核武,但现实是朝鲜领导人越来越自信,多边外交玩得溜得很,连中国和俄罗斯都愿意和他一起站台,韩国的筹码越来越少了。

朝鲜驻华使馆内部首次公开

总之,这一趟北京之行,让韩国代表团彻底认清了现实,无论是对中国的发展,还是对朝鲜的态度,都有了新的认知,回国前的那一刻,大家心里都清楚,未来的路怎么走,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波逐流”了。

中国九三盛典,26国领导人点赞,韩国虽然总统没来,但代表团来了,也算见证了中国的变化,心里的震撼是藏不住的,朴智元话里行间满是感慨,既佩服中国,也有点无奈,谁让韩国这几年走了弯路呢。

他还说,中国现在连空气都清新了,韩国虽说失业率高,高速费贵,这些话听着像玩笑,实际上是对自己国家的反思,韩国这些年发展停滞,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朴智元还特意表扬了李在明,觉得他上台后,韩国有了点希望,至少没再像尹锡悦那样一条道走到黑,现在的中韩关系,已经回暖不少,这次能来中国,全靠李在明的决断。

他还说,看着中国的阅兵盛典,才知道什么叫“国力强盛”,韩国人自以为是,其实差得远,现场见识了先进武器和科技,才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韩国要想追上中国,还得多下功夫。

禹元植和朝鲜领导人的短暂会面,也让全世界看在眼里,虽然交流不多,但意义巨大,李在明一直想缓和韩朝关系,这次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怎么走,还得看各方的诚意和智慧。

韩国这次访华,最大的收获其实是认清了差距,也认清了方向,未来的路怎么走,自己心里要有数,不能再盲目跟风了,毕竟“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是个教训。

最后,韩国代表团这几天在北京,见识了中国的强大,也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回去之后,心态肯定会变,怎么调整战略,是他们接下来的大考,至于能不能跟上中国的步伐,还得看李在明的本事了。

说到底,朝鲜领导人这次在中国创新纪录,韩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未来的半岛局势,还会有更多变数,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