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东局势愈发紧张,美航母已迅速转向驰援以色列,关键时刻,伊朗开出了谈判条件,以色列也有两条大鱼被捕。那么,美航母的部署意味着什么?伊朗提出的谈判条件又能否带来转机?

当地时间6月15日晨,“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已进入南海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交界海域。按照美国五角大楼的指令,这支航母打击群将迅速前往中东地区,配合应对以色列与伊朗爆发的紧急战争态势。

以色列对伊朗行动或将持续数周

此前,“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一直在阿拉伯半岛附近的阿拉伯海执行任务。美军此举明显是在加大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力度,以应对伊朗的导弹袭击和无人机攻击。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显示出美国对中东局势的高度重视,也暴露出局势的危险升级。

美国航母的介入,意味着中东冲突的规模和复杂性将进一步扩大,虽然美国此前宣称自己并非冲突直接方,但此次行动显然是对以色列的强力背书。与此同时,英国也没有袖手旁观,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英国将向中东增派额外战斗机和其他军用飞机,作为对该地区安全局势的应急支持。斯塔默暗示,英国可能会帮助以色列防御来自伊朗的攻击。

有分析认为,此举表明西方国家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愈发明确,愿意在军事上支持以色列,试图遏制伊朗的军事行动,英国军事介入的力度和范围尚未完全公开,但这也为地区局势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以色列对伊朗行动或将持续数周

目前,伊朗和以色列双方仍然在对对方展开攻击,15日白天,伊朗首次在日光下发动导弹袭击,并将耶路撒冷和内塔尼亚胡家庭住所纳入打击范围。当晚20时20分,伊朗再次发射导弹,特拉维夫和海法发生爆炸起火,造成至少8人受伤。

随后,以军对伊朗西部数十个导弹目标展开报复性打击。同一天,以色列空军击落一架距离本土2300公里的伊朗空中加油机,创下以军最远距离打击纪录。据报道,以军还确认打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部门负责人卡齐米及其副手。

不过,彼此攻击之余,伊朗也开出了谈判条件。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14日晚表示:“如果以色列停止袭击,伊朗有可能重返谈判桌。”他同时指责以色列蓄意破坏谈判进程,称袭击发生时“美伊核谈仍在进行中”。

以色列对伊朗行动或将持续数周

这一立场获得多国响应,德国外长瓦德普尔在中东访问时表示,德法英三国已准备好立即与伊朗举行核问题会谈。而内塔尼亚胡也在6月15日提出反制条件:“如果伊朗接受美国提出的放弃核计划要求,以色列愿意停止行动。”他宣称伊朗将在“几个月甚至不到一年”内拥有核装置,并指责德黑兰计划向也门胡塞武装提供核武器。

就在双方拉锯之际,两条“大鱼”落网——伊朗警方6月16日通报,在北部雷伊市逮捕了两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查获超过200公斤爆炸物及23架无人机、发射器、制导装置、控制器和一辆运载车。这显示双方在情报与特工层面的较量,已升级至公开逮捕,令紧张局势更加复杂。

由此来看,虽然伊朗提出了谈判条件,但是局势恐怕仍难缓和,最直接的,就是以色列很难停止行动——其当下国家安全战略正从遏制转为消灭地区反以力量,右翼政治势力强硬主导政策,再加上外部盟友、特别是美国的支持,推动以色列强化军事行动,只会令局势进一步恶化。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与伊朗和以色列外长通话,强调当前当务之急是避免冲突升级,促使各方回到外交轨道。这显示中国作为中东重要外部力量,积极推动和平解决,维护地区稳定。中国立场鲜明,支持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争端,反对任何单方面军事行动引发更大动荡。

以色列对伊朗行动或将持续数周

当前,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军事冲突和外交斡旋并存。未来事态仍充满不确定性,下一步走向的关键,在于各方能否保持克制,寻求合理和平的解决方案,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多无辜生命牺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