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大学四年后的出路。“毕业即失业”的焦虑之下,一种名为 “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因为能直接对接名企,保障就业,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简单来说,这就是学校和企业联手“定制”人才。学生从入学开始,目标就非常明确:课程与企业需求对接,实习直接去合作单位,毕业后通过考核即可入职,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根据2025年校企合作的最新动态,小编梳理了一批已通过公开协议落实的订单班项目,来看看哪些学校和专业提供了这样的“快车道”。
一、顶尖学府与行业巨头的“强强联合”
985、211及双一流院校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头部企业共建的订单班,起点高、平台大,是学霸们的优质选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天科技集团定向班:牵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进入这个班,意味着你将在北航顶尖的科研平台上,接受针对国家航天事业的定向培养,毕业后极有机会直接投身于大国重器的研发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 · 沈飞定向班: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深度绑定。西工大在“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特色与沈飞的需求完美契合,为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往中国航空工业核心的坚实道路。
武汉大学 · 雷军班:由小米集团深度参与共建。它打破了传统工科培养模式,将前沿产业需求直接融入教学,为学生进入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高速发展领域提供了绝佳跳板。
此外,像湖南大学与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虽未直接冠以订单班之名,但也为相关工科专业学生提供了类似的就业保障和通道。
二、特色院校深耕“黄金赛道”
许多211、双一流及行业特色院校,则精准聚焦于民航、电力、烟草等优质行业,实现“毕业即上岗”。
民航领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东方航空的合作,是进入民航系统的黄金通道。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东航担任飞行、机务、管理等岗位的机会远高于普通招聘。
电力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含保定校区)与各省电力公司的订单班,依托其“电力黄埔”的绝对优势,是进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稳定电力系统的公认捷径。
烟草行业:贵州大学与本地烟草巨头的合作,是结合地方产业优势的典型。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待遇优厚的烟草系统,具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三、双非院校靠“精准匹配”实现就业逆袭
对于分数不占绝对优势的考生,一些双非院校的订单班凭借其极致的“精准匹配”,在就业市场上同样表现出色,尤其在一些细分领域。
航空与能源:
三峡大学的“三峡订单班”直指长江电力,学生能深度参与世界级水电项目的运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中国商飞订单班”,目标直接中国商飞,为国产大飞机的制造事业输送核心人才。
烟草全产业链: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系,多家农业和轻工类院校深度参与。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分别与河南中烟、湖北中烟、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等企业合作,开设了覆盖从烟叶种植、香精香料、产品研发到生产质检的全链条订单班,就业稳定且专业对口率极高。
新兴与传统产业:
深圳技术大学的“比亚迪英才班”,搭上了新能源汽车的东风。
河南工业大学的“中信重工”、“中粮集团”订单班,深耕智能制造与粮油工程。
南华大学的“中国核建订单班”,依托其核科学特色,就业前景清晰。
湖北恩施学院的“华为鲲鹏”、“中软国际”订单班,则紧跟ICT技术潮流,为学生进入华为生态企业提供了直接通道。

【温馨提示与思考】
订单班虽好,但也需要理性看待:
1. 方向锁定:订单班意味着提前确定了职业方向,如果你对未来有更多元化的想法,可能需要权衡。
2. 考核压力:并非进入订单班就一劳永逸,通常需要满足学业、体能和实习考核标准,才能最终入职。
3. 动态变化:校企合作是动态的,每年的合作企业和专业可能会有调整,务必以报考当年学校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
总的来说,订单式培养是一种极具现实意义的探索。对于目标清晰、希望稳定就业的学生而言,选择一条这样的路径,无疑能大大减轻未来的求职压力,让四年大学时光更加有的放矢。
关注不迷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